[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显示的触控双温区自动空调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6349.9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8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沈钦锋;吴帅;杜红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锦飞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6 | 代理人: | 郭辽原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 触控双温区 自动 空调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的触控双温区自动空调控制装置,包括空调控制器以及位于空调控制器后侧的固定壳,所述空调控制器的前侧嵌入设置有触控面板,所述空调控制器的前侧靠近旋钮的下端嵌入设置有除霜按键。本实用新型通过触控面板分别单独控制汽车乘客侧和驾驶员侧的空调风门的开度,从而实现汽车空调的自动双温控制,便于驾驶员对车内空调的操控,提高了车内人员的舒适感,除霜按键采用电镀镭雕表面处理工艺,提高了除霜按键的雕刻效果以及透光度,旋钮和除霜按键的表面均采用底油加黑色油墨处理,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生漏光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液晶显示的触控双温区自动空调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双区自动空调是指双温区自动空调,指拥有两个温区,即前排空间左右两侧的温区可各自独立进行温度的调节,双区自动恒温空调主要功能是当车内温度接近司乘人员所设定的人体舒适温度时,压缩机自动停止转动,保持温度的恒定,而当温度上升时压缩机会自动工作,驾驶人与副驾驶座双区域的温度和风量可独立调节,可以控制在自己觉得最舒适的空调温度,使舒适性得到很好的改善。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用双温区自动空调控制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3388875A),该专利技术具有可实现自动调节车内环境、出风温度、风速变化平稳等优点,但是其不能通过触控分别单独控制汽车乘客侧和驾驶员侧的空调风门的开度,从而不便于驾驶员对车内空调的操控,进而导致车内人员的舒适感较差,且旋钮和除霜按键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漏光现象,除霜按键的雕刻效果以及透光度较差,进而导致驾驶人员操作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的触控双温区自动空调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的触控双温区自动空调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显示的触控双温区自动空调控制装置,包括空调控制器以及位于空调控制器后侧的固定壳,所述空调控制器的前侧嵌入设置有触控面板,且空调控制器的前侧贯穿触控面板的内侧旋转设置有旋钮,所述空调控制器的前侧靠近旋钮的下端嵌入设置有除霜按键,所述触控面板的内表面靠近旋钮的一侧设置有乘客侧触控图符,且触控面板的内表面靠近旋钮的另一侧设置有驾驶员侧触控图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调控制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阳光传感器、辅助加热系统、眼光传感器、发电机控制单元、风门执行器和风机调速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蒸发箱温度、车内温度、车外温度和水温度,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内的空气质量,所述眼光传感器用于测量阳光的热辐射强弱大小,并准确计算出更合理的车内环保温度,从而控制风速或风向,以自动调整空调的冷热舒适状态,所述辅助加热系统通过燃烧车内燃油来加热水箱冷却液以达到不发动汽车便能对车厢内以及发动机进行加热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电机控制单元包括对压缩机和热水阀分别进行控制,其中,压缩机通过结合或断开,以实现制冷或不制冷,热水阀通过打开或关闭发电机循环水回路,以实现空调制热或不制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机调速模块通过MOS全桥驱动实现调节风机的风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门执行器包括温度风门执行器、模式风门执行器、除霜风门执行器和循环风门执行器,所述温度风门执行器通过分送直流电机以控制空气分送挡板的角度,所述模式风门执行器通过挡板位置调节电机以控制混合空气挡板的角度,所述除霜风门执行器通过除霜直流电机以控制除霜空气挡板的角度,所述环风门执行器通过循环直流电机以控制循环空气挡板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锦飞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市锦飞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63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