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葛氏长臂虾喂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5895.0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8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万夕和;史文军;仲霞铭;王李宝;黎慧;沈辉;乔毅;蒋葛;成婕;吴磊;杨泽禹;王盼;胡润豪;范贤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黄小兵 |
地址: | 226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臂 喂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葛氏长臂虾喂食装置:包括底座、立柱、罩筒、进食板以及残饵收集板,立柱竖向连接在底座上,罩筒竖向连接于立柱上部,罩筒的上端口直径大于下端口直径;进食板设置于立柱的下部并且位于罩筒的下端口下方;残饵收集板固定设置于立柱的进食板的下方并且残饵收集板的直径大于进食板的直径;立柱的中部具有第一空腔,并且第一空腔处的侧壁开设有一进水孔以及若干出水孔,进水孔处连接有高溶氧水管;立柱的下部具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处的侧壁开设有一抽水孔以及若干回水孔,抽水孔处连接有残饵收集管。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残饵以及亲虾进食过程中排出的粪便进行充分的收集,避免残饵以及粪便在土池底部大量聚积后分解污染水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葛氏长臂虾喂食装置。
背景技术
在虾类养殖业中,葛氏长臂虾育苗作业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土池水体大,水环境相对稳定;土池是在室外露天,水中藻类可以保持很好的生长繁殖,即能够维持水色、保持水质稳定,土池育苗法可以满足葛氏长臂虾育苗作业对水质的要求;但是由于土池不便于在池底设置残饵清除装置,需要定期将土池中的水抽干后,对池底进行清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清除残饵的葛氏长臂虾喂食装置,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葛氏长臂虾喂食装置:包括底座、立柱、罩筒、进食板以及残饵收集板,所述立柱竖向连接在底座上,罩筒竖向连接于所述立柱上部,罩筒的上端口直径大于下端口直径;所述进食板设置于立柱的下部并且位于所述罩筒的下端口下方;所述残饵收集板固定设置于立柱的所述进食板的下方并且所述残饵收集板的直径大于所述进食板的直径;所述立柱的中部具有第一空腔,并且第一空腔处的侧壁开设有一进水孔以及若干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处连接有高溶氧水管,所述出水孔与所述进食板的上侧面等高;所述立柱的下部具有第二空腔,并且第二空腔处的侧壁开设有一抽水孔以及若干回水孔,所述抽水孔处连接有残饵收集管,所述回水孔与所述残饵收集板上侧面等高。
所述的葛氏长臂虾喂食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罩筒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有直筒,所述直筒套接于所述立柱上部;罩筒的下端口外沿连接有浮动块;所述立柱的上部固定设置有限位套,该限位套位于所述直筒的下方。
所述的葛氏长臂虾喂食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进食板的上侧面设置有若干凸楞。
所述的葛氏长臂虾喂食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进食板的边沿下侧边与所述残饵收集板之间设置有护筒,所述护筒的侧壁具有滤孔。
所述的葛氏长臂虾喂食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立柱中部设置有位于进食板上方的光源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残饵以及亲虾进食过程中排出的粪便进行充分的收集,避免残饵以及粪便在土池底部大量聚积后分解污染水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58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脊尾白虾耐低氧选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葛氏长臂虾蜕壳隐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