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催化臭氧氧化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2843.8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2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占小翠;苏传好;詹玮;朱国婷;周银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臭氧 氧化 一体化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催化臭氧氧化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罐,反应罐具有进水口和位于进水口一侧的出水口,且出水口的高度高于进水口的高度;反应罐内部设有用于使进水口处的水按序流向出水口的隔断;所述隔断设有多个,且隔断由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间距布置以在任意相邻的两个隔断之间形成供水流流过的反应区,每个反应区内部均分别安装有催化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反应罐分隔成多个反应区,以使污水由进水口进入反应罐后依次经过各反应室后才能从出水口排出,从而可有有效增大污水在反应罐内的停留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催化臭氧氧化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废水,特别是有毒有害的难降解有机废水,直排对地表水污染巨大。常规的生物法等水处理工艺无法将其降解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因此考虑高级氧化技术降解这类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物,降低其毒性,提高其可生化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催化臭氧氧化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催化臭氧氧化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内部设有多个按序排布并通过溢流方式相互导通的反应区,每个反应区内部均分别安装有催化床,且排在首位的反应区具有进水口,排在末尾的反应区具有出水口。
优选地,催化床由微孔材料制作而成,催化床内部设有沿反应罐的高度方向蛇形布置的催化剂存储通道。
优选地,反应罐的顶部设有与催化剂存储通道顶端连通的投料口,其侧壁设有与催化剂存储通道底端连通的排料口。
优选地,反应罐的顶部设有用于盛放催发剂的存储塔,且该存储塔分别与个催化床的投料口连通。
优选地,存储塔的顶部开设了排气口。
优选地,反应罐的底部安装有滚轮。
优选地,反应罐内设有用于将其内腔分割成上下腔室的布气板和位于布气板下方的曝气盘;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催化床均位于布气板的上方,且出水口的高度高于进水口的高度。
优选地,反应罐包括底座和罐体,所述罐体通过螺纹装配的方式固定在底座上并与底座配合以在二者之间形成腔室。
优选地,反应罐内部设有多个隔断,各隔断相互配合以将反应罐内部分隔成多个区域以形成反应区。
优选地,反应罐的内腔为柱形腔,隔断设有四个,四个隔断呈十字布置以将反应罐的内腔分隔成四个绕其中心线周向环布四个反应区;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布置相邻两个反应区的侧壁上,且位于进水口所在反应区与出水口所在反应区之间的隔断高度高于其他各隔断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反应罐设置成多个反应区,将进水口设置在排在首位的反应区,将出水口设置在排在末尾的反应区,以使污水由进水口进入反应罐后依次经过各反应室后才能从出水口排出,从而可有有效增大污水在反应罐内的停留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催化臭氧氧化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催化臭氧氧化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催化臭氧氧化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所述反应罐7内部设有多个按序排布并通过溢流方式相互导通的反应区c,每个反应区c内部均分别安装有催化床2,且排在首位的反应区c具有进水口a,排在末尾的反应区c具有出水口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28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