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舱内持续微阻力供氧缓冲湿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2579.8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0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有存;万金娥;王军芳;宁荣霞;陆敏;唐茜;陈庆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有存 |
主分类号: | A61G10/02 | 分类号: | A61G10/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邢腾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舱内 持续 阻力 供氧 缓冲 化装 | ||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氧舱内持续微阻力供氧缓冲湿化装置,能保证婴幼儿、呼吸微弱病人足够的氧气吸入,还能湿化病患吸入的氧气。其包括有:耐压密封的湿化杯;供氧管,末端连通所述湿化杯并位于湿化杯的溶液内,首端通过供氧调节器连接气源;湿化供氧管,一端连通所述湿化杯,另一端连通有呼吸面罩;持续供氧管,一端连通所述供氧管并位于供氧调节器下方,另一端连接气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氧舱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舱内持续微阻力供氧缓冲湿化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氧舱是进行高压氧疗法的专用医疗设备,先用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气体进入储气罐储存,再通过储气罐向高压氧舱供气。现有技术中,氧舱内的呼吸系统一般是,供氧管的一端连通有呼吸面罩另一端通过自吸式供氧调节器连接气源。
王有存教授是济南军区总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主任,从事高压氧医学工作42年来,先后出版医学专著7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6篇,获科研成果奖11项,发明研制的“高压氧舱外排氧系统”、“高压氧舱内湿化供氧系统”、“急救吸排氧罩”等在全国氧舱中推广应用。他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然而这种氧舱呼吸系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供氧调节器一般是自吸式供氧调节器,随着患者的呼吸力度来控制进氧的量,但是婴幼儿、呼吸微弱病人的呼吸力度不够,导致供氧量降低,不利于病患;二是氧气未经湿化处理,容易造成呼吸道粘膜干燥甚至是毛细血管破裂。现有技术的氧舱呼吸系统不符合TSG24-2015《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氧舱呼吸系统提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氧舱内持续微阻力供氧缓冲湿化装置,能保证婴幼儿、呼吸微弱病人足够的氧气吸入,还能湿化病患吸入的氧气。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氧舱内持续微阻力供氧缓冲湿化装置,包括有:
耐压密封的湿化杯;
供氧管,末端连通所述湿化杯并位于湿化杯的溶液内,首端通过供氧调节器连接气源;
湿化供氧管,一端连通所述湿化杯,另一端连通有呼吸面罩;
持续供氧管,一端连通所述供氧管并位于供氧调节器下方,另一端连接气源。
进一步的,所述持续供氧管上依次设有位于氧舱外部的氧气流量计Ⅰ和位于氧舱内部的氧气流量计Ⅱ,所述氧气流量计Ⅰ和氧气流量计Ⅱ上均有开关阀门。
进一步的,还包括水箱、供水管、回水管、微型水泵和水加热器,所述水箱位于舱外,所述水箱通过供水管和回水管穿过氧舱壁连通所述湿化杯,所述水加热器安装在所述水箱内,所述微型水泵安装在所述供水管上,所述回水管的直径为所述供水管的直径2-3倍。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面罩上设有排氧管,所述供氧管的末端设有消音层,消音层设有多个小孔,所述供氧管、湿化供氧管和排氧管均为波纹管,所述湿化供氧管和排氧管上均设有单向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湿化杯为360-1000ml容积的,所述湿化杯内的溶液体积占比1/3,所述持续供氧管的直径小于所述供氧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当婴幼儿、呼吸微弱病人无法通过供氧调节器顺利的吸氧时,持续供氧管能为婴幼儿、呼吸微弱病人持续微阻力吸氧使用。位于氧舱外部的氧气流量计Ⅰ和位于氧舱内部的氧气流量计Ⅱ方便人在氧舱内外观察和调节持续供氧管的流量;
2、湿化杯能湿化氧气,病患吸入湿化后的氧气,避免了口腔干燥、痰液粘稠等不适感。湿化杯的氧气容积大于正常人肺活量,起到缓冲储存氧气的作用,呼吸间隙的氧气不会排到舱内,避免舱内氧浓度升高,杜绝了燃爆的隐患,节省氧气50%左右;湿化杯内液体与气体流速产生气泡,通过气泡的多少能起到观察氧气流量大小、提示供氧多少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有存,未经王有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25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