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护服主体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2333.0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1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曾俊福;陈伟宏;曾繁昌;胡嘉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H42/00 | 分类号: | A41H42/00;A41H43/02;D06H7/00;A41D1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4 | 代理人: | 孙薇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服 主体 生产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防护服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服主体生产设备,包括机架,用以为所述防护服主体生产设备上的部件提供安装;上料装置,位于所述机架一侧并用于输送主体布料;配件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上料装置相对设置;折叠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配件装置相邻设置;横熔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折叠装置相邻设置,且所述横熔装置与所述配件装置相对设置;切割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横熔装置相邻设置,且所述切割装置与所述折叠装置相对设置。通过上述设备,实现防护服主体的生产的全自动化,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因采用的排版方式使得对原材料的利用率得到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防护服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服主体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防护服主体通过跟防护服袖子等相关部件相结合,最终组合形成一个完整形态的防护服整体,使使用者通过防护服实现对人体的相关部分进行防护。现有技术中对于防护服主体的生产,多采用人工对裁剪出来的防护服片状材料进行缝合或是操作设备进行缝合,最终得到一件完整的防护服主体,采用现有技术生产防护服主体,对于整个生产流程来说,耗时较高,由于工序与工序之间的转换,以及人力操作的因素,最终造成整个防护服生产效率偏低,另一方面由于对材料所进行的裁剪方法,会造成布料的过多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服主体生产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护服主体生产效率较低以及过多浪费材料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服主体生产设备,包括
机架,用以为所述防护服主体生产设备上的部件提供安装;
上料装置,位于所述机架一侧并用于输送主体布料;
配件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配件装置与所述上料装置相对设置并用于对所述主体布料进行配件安装以及领口开口;
折叠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配件装置相邻设置,并用于对配件安装完成后的所述主体布料进行折叠以及袖子接口的切割;
横熔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折叠装置相邻设置,且所述横熔装置与所述配件装置相对设置,并用于对折叠完成后的所述主体布料进行肩部锁边线熔接;
切割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横熔装置相邻设置,且所述切割装置与所述折叠装置相对设置,并用于对横熔完成后的主体布料进行切割输出成品防护服主体。
优选地,所述配件装置包括第一拉料机构、第一储料机构、第一装配机构、第二装配机构、子母扣钉扣机以及领口切刀机构,所述第一拉料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拉料机构位于所述机架上靠近所述上料装置的边缘,所述第一储料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拉料机构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储料机构与所述第一机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领口切刀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的顶部,且所述领口切刀机构位于所述配件装置与所述折叠装置相邻的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装配机构和所述第二装配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机架顶部,且所述第一装配机构和所述第二装配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装配机构和所述第二装配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领口切刀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一装配机构和所述第二装配机构均位于所述第一拉料机构和所述领口切刀机构之间,所述子母钉扣机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子母扣钉扣机均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子母扣钉扣机分别设置于所述领口切刀机构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23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塑料成型机的带辅助气缸的下模驱动结构
- 下一篇:一种闲意品茗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