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极耳自动清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2237.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5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聪;梁进觉;李宗植;陈梅锋;周丹;王永湘;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凯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2 | 分类号: | B08B1/02;B08B13/00;F26B5/14;F26B2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自动 清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池极耳自动清洁装置,包括传送带、第一清洁辊、第一清洁带、第二清洁辊、第二清洁带、第三清洁辊、第四清洁辊、第一清洁驱动件以及用于驱动传送带移动的传送驱动件,第一清洁辊和第三清洁辊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第二清洁辊和第四清洁辊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清洁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清洁辊以及第三清洁辊连接,所述第二清洁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清洁辊以及第四清洁辊连接,第一清洁带和第二清洁带之间设有供电池极耳通过的清洁极耳通道,第一清洁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清洁带靠近所述第二清洁带。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自动清洁电池极耳的效果,并令电池生产的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池极耳自动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极耳上的粉尘易对激光焊接工序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极耳碳化发黑、正极耳与盖帽虚焊、过焊等。因此在对电池极耳进行激光焊接前需要对电池极耳进行清洁。目前电池制造行业中,多采用人工擦拭的方式来对电池极耳进行清洁,这导致电池生产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池生产效率的电池极耳自动清洁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极耳自动清洁装置,包括机座、清洁机构、与机座活动连接的传送带以及用于驱动传送带移动的传送驱动件,所述清洁机构包括第一清洁辊、第一清洁带、第二清洁辊、第二清洁带、位于第一清洁辊下方的第三清洁辊、位于第二清洁辊下方的第四清洁辊以及位于第一清洁辊和第三清洁辊之间的第一清洁驱动件,所述第一清洁驱动件、第一清洁辊、第二清洁辊、第三清洁辊以及第四清洁辊均设置于所述机座,第一清洁辊和第三清洁辊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第二清洁辊和第四清洁辊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清洁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清洁辊连接,所述第一清洁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清洁辊连接,所述第二清洁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清洁辊连接,所述第二清洁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清洁辊连接,第一清洁带和第二清洁带之间设有供电池极耳通过的清洁极耳通道,第一清洁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清洁带靠近所述第二清洁带,所述清洁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清洁极耳通道内有无电池极耳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清洁驱动件的控制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清洁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机座的第二清洁驱动件,所述第二清洁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清洁带靠近所述第一清洁带,所述第一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清洁驱动件的控制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清洁带的一端绕设于第一清洁辊,所述第一清洁带的另一端绕设于第三清洁辊,所述第一清洁辊和第三清洁辊均与机座转动连接,所述清洁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机座的清洁收卷驱动件,所述清洁收卷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清洁辊或第三清洁辊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池极耳自动清洁装置还包括擦干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和擦干机构沿传送带的移动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擦干机构包括第一擦干带、第二擦干带以及均设置于机座的第一擦干驱动件、第一擦干辊、第二擦干辊、第三擦干辊和第四擦干辊,所述第三擦干辊位于第一擦干辊的下方,所述第四擦干辊位于第二擦干辊的下方,第一擦干辊和第三擦干辊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第二擦干辊和第四擦干辊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擦干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擦干辊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擦干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擦干辊连接,所述第二擦干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擦干辊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擦干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擦干辊连接,第一擦干带和第二擦干带之间设置有供电池极耳通过的擦干极耳通道,所述第一擦干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擦干带靠近所述第二擦干带。
作为优选,所述擦干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机座的第二擦干驱动件,所述第二擦干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擦干带靠近所述第一擦干带。
作为优选,所述擦干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擦干极耳通道内有无电池极耳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擦干驱动件的控制端以及第二擦干驱动件的控制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凯德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凯德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22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调节出风角度的离心风扇
- 下一篇:一种液压驱动风扇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