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梁板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9922.3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7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栾晓强;徐太昌;李亚平;张珣;赵强;张晓艳;黄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瑞博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59 | 代理人: | 佟昆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梁板负 弯矩 预应力 安全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梁板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安全装置,包括可行走主体框架,通过手拉葫芦连接L型托架,L型托架端部设置一个可自由行走及自由旋转的锚固托盘,将千斤顶锚固在托盘上,并根据张拉的需要调整锚固托盘,使千斤顶适应张拉需要,在主体框架中部悬吊安全爬梯,爬梯底部铰接作业平台,为作业人员提供施工平台。本实用新型给作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作业平台,适用于各种千斤顶及单根、整束张拉作业,保障了作业过程的安全可靠,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梁板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在预制T梁负弯矩张拉作业中,由于负弯矩位于梁翼缘板底部,作业人员需通过安全吊篮下至梁腹板位置,通过人工支撑千斤顶对负弯矩预应力进行张拉,传统的单根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千斤顶自重在20kg以上,作业人员受作业空间的限制,无法安全、有效、快速地支撑千斤顶完成预应力张拉作业,施工效率低下,安全风险极高,不利于施工成本、工期的管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易,能快速有效的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安全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了一种梁板负弯矩预应力张拉安全装置,包括:
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包括门型立架和方型底架,所述门型立架包括两侧梁和位于两侧梁顶端之间的横梁,所述两侧梁的底端焊接固定于所述方形底架上,所述两侧梁之间设置有连接两侧梁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上设置有开口部;
升降装置,挂装于所述横梁的中间部位;
L型托架,包括竖杆及横板,所述竖杆的顶端与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所述竖杆穿过所述水平杆上的开口部,使得所述竖杆能够在所述升降装置的作用下穿过开口部进行升降运动,竖杆底端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安装有托盘,所述托盘可绕其转轴水平旋转;
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固定于所述托盘上;
安全爬梯,悬挂设置在所述水平杆的底部;以及
操作平台,包括作业平台和作业站台,所述作业平台铰接于所述安全爬梯底部,所述作业平台能沿其铰接轴开合,且最大开合角度为90度,所述作业平台两侧分别铰接有作业站台,所述作业站台能沿其铰接轴开合,且最大开合角度为180度。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底架的底部四角上设置有行走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杆的开口部两侧设置有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L型托架的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为两组对向设置的滚轮组。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爬梯的宽度尺寸根据梁板间缝宽度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门型立架内部设置有连接所述横梁与所述测梁的加固杆,所述门型立架的两侧设置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一端与所述侧梁顶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方形底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为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通过固定于所述横梁底部的吊环挂装于所述横梁中间。
进一步地,所述L型托架的竖杆顶端设置有吊环,所述竖杆通过吊环与所述手拉葫芦的吊钩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拉葫芦的吨位选择根据千斤顶的重量确定,且安全系数不小于2。
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采用螺栓锚固于所述托盘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99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