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R体验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9714.3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2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勇;刘燕明;文辉;马林鹤;于长滨;张亦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A41D13/00;A41D13/015;A41D3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余威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r 体验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VR体验保护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VR体验保护装置,包括限位机构、背部保护机构、头部保护机构、肩部保护机构、腰部保护机构和臀部保护机构,头部保护机构固定连接在背部保护机构的上端,两个肩部保护机构分别转动连接在背部保护机构上端的左右两侧,腰部保护机构固定连接在背部保护机构的下端,臀部保护机构转动连接在背部保护机构的下端,限位机构与背部保护机构固定连接,在相对于传统的VR体验保护装置,该装置不仅加强了对关键部位的保护,同时还保证了装置的灵活性,提高保护效果的同时保证使用者的体验感,满足使用者绝大多数动作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VR体验保护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VR体验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于一体,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VR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VR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并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领域,因为人们在使用VR时,会忽略到周围的真实环境,身体的各项机能反映只能作用与虚拟环境的场景,在做出这些机能反应的时候使用者的身体非常容易与现实中的物品接触并受到伤害,即使是在空旷房间内,使用者做出后跳、侧跳以及其他一些闪避用的动作,而这些动作虽然躲避了虚拟环境中的碰撞,但是在现实环境中依然会与地面发生撞击,因为意识还处在虚拟环境中,所以闪躲的力度很控制,极容易造成身体上的损伤,特别是人体一些关键且相对易受伤的部位,例如头部、颈部、肩部、背部、腰部等,当然如果一味的将强VR体验的保护措施,会使体验者的体验感大幅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VR体验保护装置,在相对于传统的VR体验保护装置,该装置不仅加强了对头部、颈部、肩部、背部、腰部等关键部位的保护,同时还保证了装置的灵活性,提高保护效果的同时保证使用者的体验感,满足使用者绝大多数动作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VR体验保护装置,包括限位机构,该VR体验保护装置还包括背部保护机构、头部保护机构、肩部保护机构、腰部保护机构和臀部保护机构,所述头部保护机构固定连接在背部保护机构的上端,所述肩部保护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肩部保护机构分别转动连接在背部保护机构上端的左右两侧,所述腰部保护机构固定连接在背部保护机构的下端,所述臀部保护机构转动连接在背部保护机构的下端,所述限位机构与背部保护机构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VR体验保护装置,所述背部保护机构包括脊柱支撑杆、肩部固定带、连接带、支撑软骨、海绵垫Ⅰ、螺纹环、牵引环和滑动孔,所述支撑软骨设置有六个,六个支撑软骨对称固定连接在脊柱支撑杆上部的左右两端,所述海绵垫Ⅰ设置有两个,两个海绵垫Ⅰ分别固定连接在六个支撑软骨的前端,所述肩部固定带设置有两个,两个肩部固定带分别设置在脊柱支撑杆上端左右两侧的前部,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肩部固定带固定连接,所述脊柱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滑动孔,所述螺纹环转动连接在滑动孔的上端,所述牵引环固定连接在脊柱支撑杆上端的后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VR体验保护装置,所述两个肩部保护机构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肩部固定带的左右两端,所述腰部保护机构固定连接在脊柱支撑杆的下部,所述臀部保护机构转动连接在脊柱支撑杆的下端,所述限位机构与牵引环连接设置,所述头部保护机构设置在脊柱支撑杆的上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VR体验保护装置,所述头部保护机构包括头部保护架、海绵垫Ⅱ、螺纹杆和滑动块,所述海绵垫Ⅱ固定连接在头部保护架的内部,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在头部保护架后端的下侧,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在螺纹杆的下端,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滑动孔内,所述螺纹环与螺纹杆螺纹配合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9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艺流程模拟屏
- 下一篇:一种具有长使用寿命的高速平板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