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闸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9243.6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6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振;吴林杰;刘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梁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E01F15/14;F16M11/04;G03B15/02;G07C9/3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闸机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机体和右机体、设在右机体上的闸机立柱,左机体和右机体的内侧均活动设有挡板,闸机立柱包括设在右机体上的下壳体、套设在下壳体上端的上壳体、设在上壳体上的摄像头和显示屏,下壳体内设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有螺杆,螺杆的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螺杆的另一端与上壳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闸机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闸机高度不可调节、不方便有身高差的人们进行人脸识别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闸机结构还具有拆装方便、方便维修以及降低行人的撞击伤害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闸机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闸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目前在地铁、高铁、写字楼、社区门禁、工厂、旅游区检票等地方闸机均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现有技术的闸机进行行人身份识别时,高度一般不可调节,一旦安装好便只对固定身高范围的行人方便使用,对有着身高差的其他行人带来不便。比如批量小学生去景点游玩或其他设有闸机的地点时需要将闸机往下调节,方便了人群高效便捷地过往。现有技术的闸机立柱还存在容易对行人产生撞击伤害、拍摄人脸失败概率较大、拆装不便等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闸机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闸机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机体和右机体、设在右机体上的闸机立柱,左机体和右机体的内侧均活动设有挡板,闸机立柱包括设在右机体上的下壳体、套设在下壳体上端的上壳体、设在上壳体上的摄像头和显示屏,下壳体内设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有螺杆,螺杆的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螺杆的另一端与上壳体连接。以上技术方案中,电机通过电机轴带动螺杆转动,从而螺杆带动上壳体上升或下降,从而调节摄像头和显示屏高度,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闸机结构适用于不同身高的行人。摄像头用于拍摄闸机结构前方的行人,显示屏用于显示摄像头拍摄到的影像,行人可以根据影像调节自身位置。上壳体上焊接有与螺杆相对应的套筒,螺杆设在套筒内并带动上壳体的升降。两块挡板分别可转动地设在左机体和右机体内侧,左机体和右机体及挡板的设置为现有技术常用技术手段,故不展开说明。
作为优选,左机体和右机体的前端均设有防撞滚筒,防撞滚筒的外表面包裹有海绵。以上技术方案中,行人通往闸机时由于不小心可能会撞到左机体或右机体上,防撞滚筒一方面去除了现有技术中左机体或右机体的棱角,有效降低了行人撞击左机体或右机体造成的伤害,另一方面当行人撞击在左机体或右机体上,防撞滚筒发生转动,从而有效减缓了撞击力,进一步降低了行人撞击左机体或右机体造成的伤害。
作为优选,两个防撞滚筒分别通过中心轴可转动地设在左机体和右机体的前端。
作为优选,左机体还设有引导标签。以上技术方案中,引导标签贴在左机体上,用于引导行人走向。
作为优选,上壳体内部固定设有滑轨,下壳体外部固定设有与滑轨相对应的滑块。以上技术方案中,滑轨焊接在上壳体内部,滑块的底面可滑动地设在滑轨上,滑块的背面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下壳体外部,通过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上壳体上升或下降,从而滑块在滑块滑动,从而上壳体与下壳体发生相对位移,从而调节本实用新型的闸机结构的高度。滑块和滑轨还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闸机结构沿固定滑轨在垂直方向上调节高度,降低了摄像头和显示屏发生左右偏移而导致获取行人影像失败的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梁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梁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92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