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射耦合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28880.1 | 申请日: | 2019-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0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强;闫颖;刘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鼎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36 | 分类号: | G02B6/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射 耦合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射耦合设备,涉及耦合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得测试效率较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两个夹持装置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分布,夹持装置上均设置有夹具,工作台上设置有光纤准直器,工作台上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滑轨,滑轨上滑移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滑板,滑板设置在夹具的上方。在使用时,推动滑板在滑轨上移动并将滑板移动至夹具的上方,能够将夹持在两个夹具上的光纤遮挡住,从而能够避免激光在传输的过程中对人体造成伤害。且由于滑板只是覆盖至光纤的表面,在测试光纤的过程中也可以在光纤的一侧做标记,不需要测试完成后再做标记,节省了时间,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光纤的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耦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透射耦合设备。
背景技术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导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所以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光导纤维是由两层折射率不同的玻璃组成。根据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原理,当光线射到内芯和外层界面的角度大于产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时,光线透不过界面,全部反射。
数字光网络器件在光线通讯系统中的应用量越来越大,现有的光通讯器件通常是利用专用的耦合夹具进行耦合。
参照图1,为现有的透射耦合设备,包括工作台1以及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夹持装置11,夹持装置1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持装置11沿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夹持装置11呈相向设置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夹具12,且夹具12远离夹持装置11的一端呈竖直方向设置,夹具12上均放置有光纤,且两个夹具12上的光纤处于水平位置。工作台1的一侧设置有光纤准直器13,工作台1上且位于夹持装置11沿工作台1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龙门架14,龙门架14上设置有沿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滑动架15,滑动架15的底端连接有防护罩16,且防护罩16位于两个夹持装置11的上方,且罩设在两个夹具12上。因为通过光纤准直器13传输的激光,由一个光纤传输至另一个光纤时,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防滑罩能够有效避免激光对人体造成伤害。在使用时,将光纤放置在对应的夹具12上并使两个光纤相对设置并呈水平分布,然后移动防护罩16,使得防护罩16罩设于两个放置在在夹具12上的光纤,并通过光纤准直器13将激光传输至两个光纤上,从而检测光纤的透射率。当检测完成后,移动防护罩16并将夹具12以及光纤露出,然后在光纤上用彩色笔标记,便于后续工作的识别和使用。
但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时,需要由于防护罩将光纤完全遮盖住,只能在检测完成后在光纤上做标记,从而浪费了时间,使得测试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测试效率的透射耦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透射耦合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持装置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夹持装置上均设置有夹具,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光纤准直器,所述工作台上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移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设置在夹具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推动滑板在滑轨上移动并将滑板移动至夹具的上方,能够将夹持在两个夹具上的光纤遮挡住,从而能够避免激光在传输的过程中对人体造成伤害。且由于滑板只是覆盖至光纤的表面,在测试光纤的过程中也可以在光纤的一侧做标记,不需要测试完成后再做标记,节省了时间,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光纤的测试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滑轨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沿工作台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块上滑移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固定块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滑板在滑轨上移动的过程中,连接板在滑块上移动,能够有效增加固定块与滑板移动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鼎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鼎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88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WDM模块高效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永磁电机定子多相绕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