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改变表面红外线反射率的柔性气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8569.7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8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崔彦;刘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5/10 | 分类号: | F15B15/10;F16L59/02;F16L59/06;F16L59/08;C09K5/14;B29C39/02;B29C39/26;B29C39/4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柏子雵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变 表面 红外线 反射率 柔性 气动 结构 | ||
1.一种可改变表面红外线反射率的柔性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单体结构,所有单体结构无穿插、无镂空排列形成成片连接的完整的片状结构,每个单体结构至少包括由高弹性模量材料制成的顶面结构及由低弹性模量材料制成的底面结构,单体顶面结构为无法展开为平面的三维立体负泊松比结构,该三维立体负泊松比结构具有红外线反射区域及红外线吸收区域,通过预先设计,所有单体结构的顶面结构在浇筑时连接形成完整的顶面片状结构,所有单体结构的底面结构连接形成完整的底面片状结构,顶面片状结构与底面片状结构之间形成有空腔,空腔与流体输入接头相连通;经由流体输入接头向空腔内注入流体,使得片状结构由闭合状态变化至打开状态;当片状结构处于闭合状态时,所有单体结构的顶面结构处于闭合状态,仅红外线反射区域露于外,红外线吸收区域翻折于内部;当片状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时,所有单体结构的顶面结构处于打开状态,红外线反射区域露于外,且红外线吸收区域展开露于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表面红外线反射率的柔性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吸收区域的面积占所述顶面结构整体面积的4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表面红外线反射率的柔性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结构的壁厚为0.5-3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表面红外线反射率的柔性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结构的厚度为0.5-3mm。
5.一种可改变表面红外线反射率的柔性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单体结构,所有单体结构穿插连接,且M个单体为一组连接为一个整体结构,M≤N,每组单体之间形成镂空孔洞,每个单体结构至少包括由高弹性模量材料制成的顶面结构、由低弹性模量材料制成的底面结构以及位于顶面结构与底面结构之前的中间层,顶面结构为无法展开为平面的三维立体负泊松比结构,该三维立体负泊松比结构具有红外线反射区域及红外线吸收区域,中间层由与顶面结构及底面结构不相融的材料制成,顶面结构与底面结构之间形成有腔体,每组单体的中间层连接成为一个封闭的环状结构,使得每组单体的所有腔体相连通,且环状结构具有与相邻单体组的环状结构相连接的连接通道,底面结构与顶面结构在连接通道处形成间隙,相邻两个单体组的腔体通过间隙相连通,任意一个腔体与流体输入接头相连通;经由流体输入接头向空腔内注入流体,使得顶面结构由闭合状态变化至打开状态;当顶面结构处于闭合状态时,仅红外线反射区域露于外,红外线吸收区域翻折于内部;当顶面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时,红外线反射区域露于外,且红外线吸收区域展开露于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改变表面红外线反射率的柔性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吸收区域的面积占所述顶面结构整体面积的4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改变表面红外线反射率的柔性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结构的壁厚为0.5-3mm。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改变表面红外线反射率的柔性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结构的厚度为0.5-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856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电视
- 下一篇:一种装载机双刃型铲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