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相散热装置及电子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26828.2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9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袁智;周杰;杨叶;艾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焕 |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相 散热 装置 电子器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相散热装置及电子器件,其中两相散热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输气管和输液管,输气管和输液管两端均与蒸发器和冷凝器两端连通,蒸发器包括基板及设置在基板上的微通道蒸发器模块,微通道蒸发器模块与基板的主流道连通,两相散热装置内腔填充有相变冷却介质。在本申请提供的两相散热装置中,由于微通道蒸发器模块散热能力提高,通过在发热器件的下方设置微通道蒸发器模块,便于发热器件的热量及时散出,进而提高两箱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相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两相散热装置的电子器件。
背景技术
在两相散热系统方案中,两相散热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连通蒸发器冷凝器之间的气管、液管以及储液管组成。在系统内部充装可凝缩流动工质,工作时工质在蒸发器内部吸收热量气化,经汽管流至冷凝器,在冷凝器内部放热冷凝后,再经过液管在重力驱动下回到蒸发器,从而形成了高效的两相流动循环。
由于蒸发器散热能力有限,特别是遇到局部存在高热流密度热源时,散热能力不能满足需求,蒸发器的散热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提高蒸发器的散热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相散热装置,该两相散热装置中蒸发器的散热效率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两相散热装置的电子器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相散热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输气管和输液管,所述输气管和所述输液管两端均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蒸发器包括基板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微通道蒸发器模块,所述微通道蒸发器模块与所述基板的主流道连通,所述两相散热装置内腔填充有相变冷却介质。
优选地,所述微通道蒸发器模块为多个,所述微通道蒸发器模块与发热器件安装位一一对应,相邻两个所述微通道蒸发器模块串联或并联。
优选地,所述微通道蒸发器模块包括多个扰流柱,所有所述扰流柱呈阵列排布,所述扰流柱之间的孔隙形成介质流道,所述介质流道与所述主流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微通道蒸发器模块包括多个扰流柱,相邻两排所述扰流柱交叉设置,且所述扰流柱之间的孔隙形成介质流道,所述介质流道与所述主流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集液管、冷凝集气管、扁管,所述冷凝集液管和所述冷凝集气管分别连通与所述扁管的流道两端,所述冷凝集液管和所述冷凝集气管分别位于所述扁管的底端和顶端,所述扁管为多个,多个所述扁管沿冷凝集液管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还包括多个散热翅片,相邻两个所述扁管之间连接有所述散热翅片,相邻两个所述扁管的宽面相对设置,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扁管的宽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基板相对两端的蒸发集气管和蒸发集液管,所述蒸发集气管和蒸发集液管分别连接与所述基板的顶端和底端,所述蒸发集气管和蒸发集液管与所述基板的主流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输气管和所述输液管分别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相对两端。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冷凝器上方,所述蒸发器的板面与所述基板之间向上延伸面支架的夹角a为:a≤85°。
一种电子器件,包括功率模块及两相散热装置,所述两相散热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两相散热装置,所述功率模块安装在所述微通道蒸发器模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6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