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氧化炉的炉门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26328.9 | 申请日: | 2019-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3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杨荣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超群机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731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氧化 炉门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加热炉,特别是一种真空氧化炉的炉门密封结构。炉门(3)与炉体(7)的炉口法兰(6)之间为双密封结构,其内侧为石墨盘根密封圈(4),外侧为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硅胶密封圈(5);硅胶密封圈(5)由硅橡胶材料制成,其截面形状呈燕尾状,且燕尾槽的一侧与炉口法兰(6)相贴。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密封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加热炉,特别是一种真空氧化炉的炉门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真空加热炉对炉门的密封要求非常高,一旦出现漏气,将会极大的影响到炉体内的真空氧化性能。目前真空加热炉的炉门密封结构,大多只采用一道盘根密封结构,其密封的寿命低。盘根材料是石墨的,开始使用时还能满足密封要求,待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高温老化,石墨盘根会变硬,密封效果会降低,特别是真空度会降低,由开始的0.085Mpa降为0.065Mpa,虽然不影响使用,但对炉内需被真空氧化的组件的真空氧化时间将会延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真空氧化炉的炉门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炉体7和炉门3,炉门3在电机1和炉门支架2的驱动下,实现打开或关闭,其特征在于:炉门3与炉体7的炉口法兰6之间为设有二道密封圈的双密封结构,其中一道为石墨盘根密封圈4,另一道为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硅胶密封圈5;所述硅胶密封圈5的截面形状呈燕尾状,且带有燕尾槽的一侧与炉口法兰6相贴。
硅胶密封圈5由硅橡胶材料制成,设于石墨盘根密封圈4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所具备的优点是,采用双密封结构,在原有石墨盘根密封圈的位置及规格都不变的情况下,在石墨盘根密封圈的外侧再增加一个硅橡胶材料的耐高温密封圈,并将此硅胶密封圈的截面定制成燕尾状,当炉门与炉体的炉口法兰靠紧压紧后,燕尾槽将会与炉口法兰面紧密贴合,起到较好的密封性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密封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I局部 (炉门压紧状态) 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I局部 (炉门未压紧状态) 放大图。
图中标号:1-炉体支架,2-炉门支架,3-炉门,4-石墨盘根密封圈,5-硅胶密封圈,6-炉口法兰,7-炉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炉门密封结构,包括炉体7和炉门3,炉门3由电机1通过炉门支架2驱动,相对炉体7实现打开或关闭。
炉门3与炉体7的炉口法兰6之间为设有内外二道密封圈的双密封结构。其内侧的密封圈为石墨盘根密封圈4,外侧的密封圈为由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硅胶密封圈5。
所述外侧的硅胶密封圈5由硅橡胶材料制成,其横截面呈燕尾状,且带有燕尾槽的一侧胶条与炉口法兰6相贴。当炉门3与炉体7的炉口法兰6靠紧压紧时,密封圈上燕尾槽将会变形而与炉口法兰6的密封面紧密贴合。
一旦当石墨盘根密封圈4出现微量漏气时,在正压状态下,硅胶条内侧燕尾受正压力作用,会与炉口法兰面压紧,起到密封作用;在炉内抽真空状态时,硅胶条外侧的燕尾槽会在负压力作用下,使外侧燕尾与炉口法兰面压紧,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炉门密封结构,可以确保炉内真空度保持在0.085Mpa左右,使真空炉工作状态时和真空氧化状态时,都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超群机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超群机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63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户外用LED照明灯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旋转连接功能的滑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