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动机构及给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25568.7 | 申请日: | 2019-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5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徐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纳生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杨淑霞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 机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动机构及给药装置,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上盖,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上盖的一面设置有位于所述滑槽两侧的连接部;滑块,其沿所述滑槽进行往复滑动;传动件,其两侧设置有转轴,所述传动件通过所述转轴枢转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之间,且所述传动件与滑块保持传动连接,所述滑块驱动所述传动件借助所述转轴进行枢转运动;推杆,其一端枢转连接于所述传动件的一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可应用于给药装置中,将电机的动作转化为推杆的轴向往复动作,以带动给药头与人体皮肤进行往复作用,实现透皮给药,促进药液的吸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皮给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及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透皮给药技术领域,纳米晶片正被广泛应用。其中纳米晶片是根据人体皮肤结构开发的纳米促渗专用工具,它是由单晶硅经过纳米技术工艺雕刻而成。纳米晶片的表面是一系列微针阵列,它们可以打开皮肤最外面的角质层,同时不会伤及真皮层,大大提高药物的渗透能力。单晶硅的生物兼容性又保证了纳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透皮给药时,给药头上的纳米晶片需要与人体皮肤进行往复作用,以使其上的微针打开皮肤最外面的角质层。因此,针对如何通过电机带动给药头进行给药动作,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传动机构及给药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传动机构,其包括:
上盖,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上盖的一面设置有位于所述滑槽两侧的连接部;
滑块,其沿所述滑槽进行往复滑动;
传动件,其两侧设置有转轴,所述传动件通过所述转轴枢转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之间,且所述传动件与滑块保持传动连接,所述滑块驱动所述传动件借助所述转轴进行枢转运动;
推杆,其一端枢转连接于所述传动件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的改进,所述滑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沿滑动方向设置的台接面,所述滑块沿所述台接面进行往复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的改进,所述台接面于所述滑槽中左右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的改进,所述连接部上对应设置有枢转连接孔,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导引槽,所述导引槽一端延伸至所述枢转连接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部的端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的改进,所述传动件具有一体延伸而出的卡口,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口传动连接的安装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的改进,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枢转轴与所述滑块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的改进,所述滑块具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安装孔的一端为平面,另一端为远离所述平面的弧形面,所述偏心轮的枢转轴伸入所述安装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的改进,所述推杆包括:联动部以及推动部,所述联动部的一端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端,所述传动件的一端枢转连接于连接端之间,所述联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部的一端相连接,并带动所述推动部进行轴向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的改进,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下盖,所述下盖通过固定销固定于所述上盖的另一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给药装置,其包括:电机、给药头以及如上所述的传动机构;
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直接或者间接地驱动所述滑块进行往复滑动,所述推杆另一端与所述给药头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纳生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纳生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55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倒伞形甲状腺引流管
- 下一篇:桥梁吊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