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酸碱的液体高压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5545.6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6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勇;刘发贵;杨建育;温海祥;张荣子;沙玉华;孙永龙;谢守邦;陈彩霞;马效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盐湖佛照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7/06 | 分类号: | F04D7/06;F04D13/06;F04D29/66;F04D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4 | 代理人: | 刘小哲 |
地址: | 816000 青海省海西***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酸 液体 高压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酸碱的液体高压泵,包括:轴、轴套、进水段、叶轮、密封环、中段、出水段、平衡管、平衡盘及平衡环、填料、尾盖及拉紧螺栓;进水段、中段、出水段及尾盖前后拼接,由拉紧螺栓压紧形成水泵泵体;叶轮安装在轴上,通过轴套固定在泵体上,轴伸出泵体的一端与电机联接;密封环固定在中段与轴相接处,防止泵体中的介质向低压段流动;填料安装在进水段和尾盖与轴相接位置,防止泵体内外流体流动;平衡盘安装在出水段与尾盖之间的轴上,与安装在出水段上的平衡环相对,平衡管一端位于平衡盘与尾盖之间,另一端位于进水段;平衡管采用尼龙高压油管;平衡管还可采用金属材质,通过法兰与泵体相连接,内部衬有惰性垫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涉及一种液体输送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耐酸碱的液体高压泵。
背景技术
生活生产过程中广泛的应用大量的泵,输送气体、液体等物质。化工生产过程中,更是离不开泵的使用,各种生产物料的输送循环都需要使用高压泵。运行过程中,泵体的叶轮高速旋转,对输送物质产生离心力使流体获得动能。为避免泵的磨损,泵的入口处通常安装有过滤装置,对泵入口的固体物质进行过滤。但是在输送酸碱等物质时,需要使用合适的泵体材料,抵抗酸碱的腐蚀。一些小型离心泵上,采用平衡管用于平衡叶轮两侧的压力,在输送介质为高浓度的酸碱条件下,平衡管容易被侵蚀出现松动直至脱落,是极大的危险源,维修困难并且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为了解决高酸碱度情况下平衡管容易被侵蚀的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酸碱的液体高压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酸碱的液体高压泵,包括:
轴1、轴套2、进水段3、叶轮4、密封环5、中段6、出水段7、平衡管8、平衡盘9及平衡环10、填料11、尾盖12及拉紧螺栓13;进水段3、中段6、出水段7及尾盖12依次拼接,由拉紧螺栓13压紧形成泵体;叶轮4安装在轴1上,通过轴套2固定在泵体上,轴1伸出泵体的一端与电机联接;密封环5固定在中段6与轴1相接处,用于防止泵体中的介质向低压段流动;填料11安装在进水段3和尾盖12与轴1相接位置,用于防止泵体内外流体流动;平衡盘9安装在出水段7与尾盖12之间的轴1上,与安装在出水段7上的平衡环10相匹配;平衡管8与泵体连接,一端位于平衡盘9与尾盖12之间,另一端位于进水段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平衡管8采用尼龙高压油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平衡管8采用金属材质,通过法兰与泵体相连接,内部衬有惰性垫片8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惰性垫片81包括密封圈811和连接管812,所述密封圈811的平面垂直于所述连接管812的轴向,并与所述连接管812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圈811采用柔性材质;所述连接管812采用硬质PVC。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解决了强酸强碱的工作条件下,平衡管受介质侵蚀出现的松动及脱落的问题;使用时间长,安全性高;更换快捷,维护简单方便,造价低廉,更换迅速且对更换人员要求低,有效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耐酸碱的液体高压泵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泵平衡管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3为惰性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2-轴套、3-进水段、4-叶轮、5-密封环、6-中段、7-出水段、8-平衡管、9-平衡盘及10-平衡环、11-填料、12尾盖、拉紧螺栓13、71-出水段平衡管法兰、81-惰性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盐湖佛照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盐湖佛照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55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