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嵌套在电动车车把上的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4621.1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7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洛克(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9/00;B62H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弘广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9 | 代理人: | 易涵冰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套 电动车 车把 指纹识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嵌套在电动车车把上的指纹识别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电动车,应用在电动助力车上,电动助力车包括车把和电源,及控制电源开或关的电源控制装置;指纹模组容置在容纳壳形成的腔体内,且部分设于容纳壳外;容纳壳设置有与车把适配的第一通孔,通过第一通孔嵌套在车把上可旋拧调整容纳壳位置;指纹识别装置识别特定指纹信息以控制电源控制装置进行电源的开关;通过第一通孔可以将容纳壳嵌套在车把上,并且可以旋转容纳壳来选择用户最喜欢的安装角度,比如安装在左车把上,且需要将指纹采集屏旋转朝下进行安装;本实用可以满足客户的各种装配需求,满足个性化的使用要求,适应客户的使用习惯,也就能提高指纹模块的使用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防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嵌套在电动车车把上的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又名电动助力车。在生活中常常可见,在倡导绿色出行的大环境下,助力电动车变成了市民出行的首选。顾名思义,电动助力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辅以使用者的人为蹬踩,以控制电动车的行进速度。大大方便了短途交通,最主要是通过对能源和环境的节省和保护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电动车的防盗方案却没有跟上脚步,还停留在机械防盗的程度,但是人们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忘带钥匙或者丢失钥匙的现象,导致电动车无法启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于是指纹解锁随之诞生。专利号201820297965.5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把手和电动车,其生物特征识别装置设置在电动车把手上,但是没有考虑到的是车把上本身就具有较多的功能按键,并且是完全固定在车把上的指纹识别装置,但是对于不同的使用者来说,左右手的使用习惯是不一致的,并且有些人喜欢隐蔽式的指纹触屏,有些人喜欢敞开式的指纹触屏;在无法满足用户使用习惯下装配,很容易出现误触的事情,也就是说完全固定的装配方式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
所以,市面上亟需一种结构更加合理的指纹识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嵌套在电动车车把上的指纹识别装置,应用于电动助力车上,以解决电动助力车指纹识别模块装配不能调整位置的问题,并且设置结构更加合理的指纹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一种嵌套在电动车车把上的指纹识别装置,应用在电动助力车上,所述电动助力车包括车把和电源,及控制电源开或关的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容纳壳;指纹模组容置在所述容纳壳形成的腔体内,且所述指纹模组至少有一部分设于所述容纳壳外;所述容纳壳设置有与所述车把适配的第一通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嵌套在所述车把上可旋拧调整所述容纳壳位置;所述指纹模组与所述电源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识别特定指纹信息以控制所述电源控制装置进行电源的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容纳壳包括上壳和支撑壳体,所述指纹模组容置在所述上壳和所述支撑壳体围合成的腔体内,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支撑壳体上;所述指纹模组包括指纹采集屏;所述指纹采集屏卡合在所述上壳设置的第二通孔中,以采集特定指纹信息。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壳体设置有圆环部和端部;所述圆环部设置有缺口,形成圆环首端和圆环尾端;所述圆环首端固定在所述端部上,所述圆环首端和所述圆环尾端通过松紧螺丝连接,旋拧所述松紧螺丝调整所述支撑壳体与所述车把的松紧程度。
作为优选,所述圆环部与所述端部一体注塑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容纳壳设置有出线通孔,所述指纹模组的连接线穿过所述出线通孔与所述电源控制装置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容纳腔的腔体内填充有防水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车把的接触面设置为防滑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电动车的车把,所述车把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嵌套在电动车车把上的指纹识别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洛克(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洛克(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4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防风环境监测装置壳体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计算机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