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配电箱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22693.2 | 申请日: | 2019-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0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邓士伟;苗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9/08;H02B1/46;H02B1/48;H02B1/04;H02B1/24;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配电箱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电箱系统,包括总配电箱、移动配电箱、联通配电箱和电信配电箱,总配电箱设有油机电源接口、电网进线接口和四个交流接触器,油机电源接口和电网进线接口均通过三相接线接入双电源互锁开关,双电源互锁开关的输出端分四条线路分别经过四个交流接触器,然后分别接入总配电箱内部、移动配电箱、联通配电箱和电信配电箱;双电源互锁开关另处一条独立三相线路出线经过空气开关,然后接入基站智能用电管控终端;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智能配电箱系统,实现运营商用电分路计量和运营商配电智能管控,从而避免私拉乱接,提升交流通讯基站的管理水平,为基站智慧用电运营管控系统的建设提供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用电应用领域,是一种智能配电箱系统,适用于交流通讯基站。
背景技术
中国铁塔公司是大型国有通信铁塔基础设施服务企业,负责机房、铁塔,以及电源等配套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工作,有着运营基站数量多、用电量大的特点。一般铁塔公司管辖的通讯基站分为交流通讯站、直流通讯基站和混合通讯基站,处于无人值守,缺乏有限的用电运营管控手段,每年因无法有效监管导致的损失高昂。其中交流通讯基站站相对其他两类基站存在问题更多,主要表现为接线混乱、无法分路计量、收费混乱、接入管理缺失、配电箱老旧、存在窃电隐患等。
鉴于以上问题,亟需建设一套基站智慧用电运营管控系统,挖掘基站存在的效益损失痛点环节,切实做好运营环节深度监控减少运营损失,并利用基站资源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是提升基站的精细化采集水平,实现分运营商的用电量高精度测算、配电数据的多层次测量,以及基站运行设备的辨识与测算,增加基站数据的感知能力;
二是加强基站的精益化管理能力,一方面通过运营商设备的运营管控、油机设备的接入管控、电池设备的运营管理、非基站设备的窃电分析等手段,减少铁塔公司和运营商的运营损失;另一方面通过运营商的账单管控,提升铁塔公司的资金流效率;
三是挖掘基站的多维度增效手段,合理利用基站电池储能和空调两大资源,通过节能、参与电网供需互动、综合能效诊断等方式,获取能源节约及互动补贴,实现公司整体效益突破;
四是提升基站的智能化运维能力,实现基站故障的精准感知、运营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基站运维的流程化管控,保障供电质量、用电安全、供电效率,降低运维压力,减少因基站运维不善导致的故障损失。
然而在通讯基站系统配电感知层面,没有针对性的终端和配电箱实现有效的末端配电管理和用电数据采集感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配电箱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配电箱系统,包括总配电箱、移动配电箱、联通配电箱和电信配电箱,所述总配电箱设有油机电源接口、电网进线接口和四个交流接触器,所述油机电源接口和电网进线接口均通过三相接线接入双电源互锁开关,所述双电源互锁开关的输出端分四条线路分别经过四个所述交流接触器,然后分别接入总配电箱内部、移动配电箱、联通配电箱和电信配电箱;所述双电源互锁开关另处一条独立三相线路出线经过空气开关,然后接入基站智能用电管控终端,作为基站智能用电管控终端的供电电源,基站智能用电管控终端实现接入电的三相电压采集。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网进线接口与双电源互锁开关的连接线路上设有三相电流互感器和漏电互感器,所述双电源互锁开关与四个所述交流接触器的连接线路上均设有单相电流互感器,所述基站智能用电管控终端连接三相电流互感器和四个所述单相电流互感器,基站智能用电管控终端通过三相电流互感器采集总进线三相电流,通过单相电流互感器采集双电源互锁开关的四路出线电流,并通过漏电互感器采集三相总进线漏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26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芦苇蒸料锅的上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室外餐厨垃圾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