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灌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2536.1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6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蓉;王歆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杜依民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灌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灌肠器,包括灌肠袋、肛管连接导管、肛管以及标尺。灌肠袋上具有感温变色刻度,方便医护人员监控灌肠液温度,肛管上具有刻度,并具有能够滑动的标尺,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确定肛管的插入深度,肛管使用硬质医用级管,肛管出药端开设至少三个侧孔,使临床灌肠时给药顺畅,并满足保留灌肠患者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灌肠器。
背景技术
灌肠在临床上常用的操作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并灌注液体,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积气,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目前,灌肠液温度为39-41℃,降温时用28-32℃,检测控制温度时需要配备专用温度计;患者采取保留灌肠时,要插入到直肠末端,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灌肠器,肛管不易插入,容易发生弯折,阻断液体流入并且肛管顶端开设的小孔较少,不能满足保留灌肠患者的需要,另外临床上采取不同形式的灌肠的时候,肛管插入的深度也不一样,临床操作时插入深度往往是医护人员凭经验断定,肛管上没有明确的刻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一次性灌肠器。这种一次性灌肠器的灌肠袋上具有感温变色刻度,方便随时监控灌肠液温度;肛管上具有刻度,能够准确确认插入的深度并且满足保留灌肠患者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灌肠器,包括灌肠袋、肛管连接导管、肛管以及标尺。
所述灌肠袋包括提手、药袋、第一刻度和柔性软管,所述提手设置在所述药袋的上方,所述柔性软管设置在所述药袋的下方,所述第一刻度在所述药袋外壁中间,所述第一刻度竖向标示,所述第一刻度含有感温材质。
所述肛管连接导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开关,所述肛管连接导管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柔性软管相匹配的衔接口,所述肛管连接导管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肛管相匹配的衔接口。
所述肛管上设置第二刻度,所述肛管的一端与所述肛管连接导管的衔接口连接,所述肛管的另一端为出药端,所述出药端的侧壁开有侧孔并且顶端为开口。
所述标尺包括套筒和横杆,所述套筒的内径大于所述肛管的外径,所述横杆横向固定在所述套筒上,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肛管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刻度采用感温变色油墨、感温变色油漆或感温色母粒印刷。
优选地,所述肛管连接导管的衔接口呈子弹头状,两个所述衔接口顶端为开口。
优选地,所述出药口的顶端为球面形状、椭圆形状或圆弧结构。
优选地,所述肛管为硬质医用级管。
优选地,所述横杆通过胶粘、卡扣固定在所述套筒上,或者所述套筒和所述横杆为一体化制作。
优选地,所述出药端的侧壁开有圆形侧孔,所述侧孔至少为三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灌肠袋上具有感温变色刻度,方便随时监控灌肠液温度;肛管上具有刻度,并有一标尺,标尺可在肛管上滑动,能够准确判断插入深度;肛管采用硬质医用级管,出药端开有多个侧孔,满足保留灌肠患者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灌肠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灌肠器出药端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25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无害化处理的料框
- 下一篇:一种纺织用面料高效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