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旧铅酸蓄电池余能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1819.4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0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王士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强;王士敏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蓄电池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旧铅酸蓄电池余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迁移装置、放电装置、储电装置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池迁移装置设置在底座上,用于废旧电池的迁移;在电池迁移装置的上方设有放电装置,所述放电装置通过电源管理模块与储电装置相连,进而在电池的迁移过程中完成对废旧电池的放电处理,并将这些残余的电能储存起来,用于为废旧电池拆解处理设备的动力供电,从而既避免了切割电池时电极短路带来的安全隐患,又利用了废旧电池的余电,起到了节能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旧铅酸蓄电池处理过程中的余能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废旧铅酸电池循环利用过程中,含铅和塑料类物质回收的技术途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机械装置先将整个废铅酸蓄电池进行破碎,再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将混合在一起的各种物质进行分离,此类处理方法的问题是:部分细碎的含铅物质和塑料物质相互粘连,既给不同物质的分离造成困难,又容易在回收环节形成二次污染。另一类是切除电池的上盖,再将电池内部的电极板等物质倒出,此类技术的问题是废旧电池仍然存有余电,直接切割处理不仅浪费了电池中的电能,还会因为电池内部电极板短路,引起强烈的放电,影响切具的使用寿命以及带来生产安全隐患。因此,在废旧电池回收过程中有效地释放或利用电池的余能,是现在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废旧铅酸蓄电池余能利用系统,通过利用线性模组将废旧电池移进放电装置进行放电处理,在废旧电池余电充足情况下,放出来的电既为设备提供动力又为备用电源充电,在废旧电池余电不足情况下,备用电源和废旧电池共同为设备提供动力。
一种废旧铅酸蓄电池余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迁移装置、放电装置、储电装置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池迁移装置设置在底座上,用于废旧电池的迁移;在电池迁移装置的上方设有放电装置,所述放电装置通过电源管理模块与储电装置相连,进而在电池的迁移过程中完成对废旧电池的放电处理,并通过储电装置将放出的电储存起来继续使用,避免能源的浪费。
较佳地,所述的电池迁移装置包括线性模组、电池支架和滑台,所述线性模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杆、滑块和推爪,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滑台上,所述第一丝杆平行设置在相邻的两电池支架之间,并与第一电机传动相连,在第一丝杆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装有推爪,所述推爪从电池支架的上方凸出,这样推爪可以推动电池支架上的电池沿支架移动;所述电池支架平行设置在滑台上,所述滑台支撑在所述底座上,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丝杠驱动,这样滑台可以沿第二丝杆方向移动,进而配合滑台上的线性模组迁移电池。
较佳地,所述线性模组的数量为一组以上。
较佳地,所述放电装置包括受电板、受电板支架、电极弹片、单向极柱和汇流条,所述受电板通过受电板支架水平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单向极柱均匀设置在受电板上,并排的单向极柱之间通过汇流条并联;所述单向极柱的下端设有电极弹片,所述电极弹片穿过受电板,并从其下表面伸出。这样使用时废旧电池会沿着电池支架,由受电板入口进入后,电池的正或负极柱分别与位于两侧的电极弹片相抵触,通过单向极柱接入汇流条,与电池正极接触的单向极柱内装有肖特基二极管,防止电池并联式形成并联电池之间的回流,进而对电池进行放电处理。而在电池迁移装置的作用下,进入的废旧电池会沿着电池支架依次从入口往出口方向迁移,完成放电过程。
较佳地,所述放电装置的数量为一组以上。
较佳地,所述储电装置同样包括受电板、受电板支架、电极弹片、单向极柱、汇流条和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设置在受电板支架内,其正负极柱分别与位于受电板下端的电极弹片相抵触,在与电极弹片相连接的单向极柱内装有肖特基二极管,防止电源并联时形成并联电池之间的回流。每个受电板上正极或负极单向极柱分别由汇流条并联在一起,同极性的汇流条再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形成一定的电压。
较佳地,所述储电装置的数量为一组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强;王士敏,未经刘强;王士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18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