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风电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1056.3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6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肖勇杰;葛怡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27/52;E02D5/48;F03D13/25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基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基础,包括基桩主体,所述基桩主体的顶部设有与风机塔连接的法兰盘,所述基桩主体的底部插入至海底泥面以下;所述基桩主体插入至海底泥面以下的部分向基桩主体的底部依次包括第一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锥部的锥角范围为8°~13°,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表面与基桩主体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锥部的锥角范围为8°~20°,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表面与基桩主体的轴线平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上风电基础,提高了基桩结构的稳定性和嵌岩作业的对中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基础。
背景技术
海上风电技术因具有节约土地、风切变小和靠近用电市场等天然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提高海上风电基础的抗拔力,基桩需要进行嵌岩施工作业。但是,由于海上施工的工况较恶劣,可施工时间短、施工难度大,嵌岩施工作业过程中容易产生基桩截面突变、影响基桩受力的情况,导致基桩结构的稳定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基础,提高了基桩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上风电基础,包括基桩主体,所述基桩主体的顶部设有与风机塔连接的法兰盘,所述基桩主体的底部插入至海底泥面以下;
所述基桩主体插入至海底泥面以下的部分向基桩主体的底部依次包括第一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锥部的锥角范围为8°~13°,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表面与基桩主体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锥部的锥角范围为8°~20°,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表面与基桩主体的轴线平行。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锥部的锥角为8°,所述第二锥部的锥角为13°。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圆周表面上设有定桩板、复位弹簧和限位台,所述定桩板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基桩主体铰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中部与安装在所述销轴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基桩主体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定桩板远离基桩主体的底部的一侧连接,所述定桩板靠近基桩主体的底部的一侧通过复位弹簧抵靠在限位台上。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圆周表面沿平行于基桩主体的轴线的方向设有翼板,所述翼板沿第二连接部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块所述翼板的夹角范围为15°~30°。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翼板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基础,包括基桩主体,在基桩主体的嵌岩端设计为具有一定锥角,包括第一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锥部和第二连接部,提高了嵌岩端的破水嵌岩能力,增强了海水和海底泥面对嵌岩端作用力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嵌岩作业的稳定性和对中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海上风电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海上风电基础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
1-基桩主体;
2-法兰盘;
3-第一锥部;
4-第一连接部;
5-第二锥部;
6-第二连接部;
7-定桩板;
8-复位弹簧;
9-限位台;
10-翼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学院,未经阳光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10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凸条纸管及其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颈部按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