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椎间融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20933.5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1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向珊珊;伍颖君;陈忠羡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珊珊 |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所述融合器本体包括固定板、支撑块,固定板连接在支撑块的一端且与支撑块一体成型,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连接螺栓进行固定的固定通孔,固定通孔内设置有连接凹槽并通过连接凹槽可转动连接C形环;支撑块上设置有横向贯穿支撑块的支撑通孔,支撑块侧面以及支撑通孔内侧壁均设置有网孔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将固定板与支撑块相结合的设计,使得在进行腰椎固定时,可以将骨头从支撑块上的支撑通孔穿过,然后利用固定板上的固定通孔将融合器本体固定在腰椎上,并且通过将支撑块外侧面设置为网孔结构的设计,使得可以通过网孔结构来增大骨头增长空间,有利于腰椎的治疗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腰椎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经典手术方法之一,近年来微创手术方式逐渐取代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方式,其中前路腰椎椎间融合和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是常用的两种方法,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有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和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XLIF)。其中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是利用血管和腰大肌之间的解剖间隙进入椎间盘,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XLIF)是从腰大肌间进入椎间盘,直视下可见神经和重要组织器官如输尿管等,无需神经监测和手术范围扩增至腰1至骶1,具有创伤小,不破坏脊柱后方肌肉及脊柱后柱结构等特点。
国内外现在常规将侧方融合器植入后,于后方行椎弓根钉内固定以此来到达稳定椎体的目的。现今常规OLIF/XLIF融合器为PEEK材料,主要依靠椎间植骨来达到椎间稳定的作用,融合器本身无骨长入的可能,并且OLIF/XLIF所用融合器较大,使有限的椎间隙空间骨长入的面积缩小,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椎间融合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所述融合器本体包括固定板、支撑块,固定板连接在支撑块的一端且与支撑块一体成型,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连接固定螺钉进行固定的固定通孔,固定通孔内设置有连接凹槽并通过连接凹槽可转动连接C形环;支撑块上设置有横向贯穿支撑块的支撑通孔,支撑块侧面以及支撑通孔内侧壁均设置有网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C形环外侧面设置有连接凸起,C形环通过连接凸起嵌接在连接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通孔内有两个连接凹槽且两个连接凹槽对称设置,C形环外侧设置有相对应的两个连接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网孔结构由若干个网孔凹槽组合构成,网孔结构的孔隙率为45%~65%,网孔凹槽的孔径为200~500um。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呈矩形板状,支撑块呈矩形柱体状,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与支撑块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固定板连接在固定板顶端,固定板的宽度值与支撑块的宽度值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通孔有四个且两两对称的设置在固定板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融合器本体表面设置有钽金属涂层。整个融合器表面都涂有钽金属涂层,涂层是用来减少金属表面的弹性模量,使金属表面的弹性模量和骨质表面弹性模量相近,及增加骨头的长入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C形环内侧面设置有内螺纹并通过内螺纹与用于固定的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融合器本体表面设置有齿状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钉顶端呈倒置的圆台状,固定螺钉底端外侧设置有固定螺纹,固定螺钉顶端外侧设置有紧固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珊珊,未经向珊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09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粘接涂胶设备
- 下一篇:往复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