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质油品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0761.1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8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张涛;余颖龙;张雅琳;付凯妹;王晶晶;王嘉祎;袁晓亮;张占全;王延飞;谢彬;庄梦琪;赵梓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高龙鑫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品 取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质油品取样器,包括由容液腔和活塞部组成的容液段和引流段,容液段可通过活塞段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实现与引流段的连通或封闭,且容液段和引流段外部设有供热层,可通过开关控制供热层加热开启或关闭。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常温流动性差的液体尤其是凝点较高的重质油品取样时,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油、炼油、化工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质、室温流动性差或凝点较高的油品的取样器。
背景技术
在原油开采或者炼油过程中,通常需要从大量已获得的性质未知的油品中取出少量作为样本进行主要性质检测,由于原油或者重质馏分油在常温下流动性较差,有时甚至处于凝固状态,因此在取样时需要预先进行一定时间的加热,通常加热温度要高于该油品凝点时才能使之处于均匀且流动性能较好的液体状态,进而由试验人员通过取样设备进行取样、分析。现有技术中用于此类取样的工具和方法种类繁多,有直接倾倒法、泵抽法、移液枪法等等。现行的各个方法在使用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直接倾倒法在处理加热温度较高且接样瓶口较小的情况时,容易发生将高温液体倾洒在接样瓶身及其周边,对于有些直接通过对取样瓶进行特定条件下失重分析的检测项目而言,容易产生较大误差;泵抽法同样不适于采样较少或者取样瓶口较小的情况,适用于量大的取样操作;移液枪法虽然可以克服前两种方法的不足,进行少量甚至微量的油品采集,但对于蜡含量高、凝点较高的样品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容易发生高温油品在室温较低的环境中,刚被抽入采样器具,便快速凝固的情况,因此对于此类油品的取样操作增加了复杂性和苛刻度。CN206095701U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化学检测用取样器,该技术发明的特点在于,取样时克服了其他几种现行方法的弊端,但缺点在于用于不同凝点性质或者室温流动性的样品取样时,需要调整进入取样器外管的水的温度,增加了操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室温流动性差的液体,尤其是重质油品的取样器,该器具可以确保处于流动状态下的室温容易凝结或高于室温容易凝结的液体油品被抽取到取样器的过程中以及在被推入取样瓶之前,油品不至于凝结在取样器内壁以及堵塞取样器管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质油品取样器,包括管筒和活塞,管筒由两个不同管径的管筒组成,二者连接且相通,大径管筒作为容液段,小径管筒作为引流段;所述容液段由容液腔(1)和活塞部组成,所述活塞部由活塞头(2)、活塞轴(3)和活塞柄(4)组成,活塞轴(3)一端连接活塞头(2)并容置于容液腔(1)内与大径管筒内壁形成封闭空腔即为容液腔(1),活塞轴(3)的另一端伸出大径管筒外并与活塞柄(4)连接,其中,所述管筒材质为导热材料,在管筒外壁设有供热层(6),在供热层外设有绝热壳层(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质油品取样器,其中,优选的是,两个不同管径的管筒为同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质油品取样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供热层(6)是指大径管筒部分的供热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质油品取样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热材料为不锈钢或紫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质油品取样器,其中,优选的是,大径管筒设有透明窗,透明窗上有与容液腔体积相匹配的刻度,或大径管筒外壁上设有感应液体体积的电子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质油品取样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大径管筒、供热层(6)、绝热壳层(8)均为透明材料制成,在大径管筒上有与容液腔体积相匹配的刻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质油品取样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供热层(6)的材质为玻璃导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质油品取样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大径管筒与小径管筒的内径比为2:1~1.2:1;大径管筒与小径管筒的长度比为25:24~3: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质油品取样器,其中,优选的是,小径管筒的端口呈逐渐收缩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07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