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机充电盒保护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20568.8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8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元清;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天富励德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5C11/00 | 分类号: | A45C11/00;H04R1/1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田小伟 |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东莞市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充电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壳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其包括与充电盒的外形匹配的上保护壳和下保护壳,所述上保护壳的内侧壁凸设有上凸条,所述下保护壳的内侧壁凸设有下凸条;所述上保护壳的内侧壁靠近其开口部的一端凸设有上卡接凸条,所述下保护壳的内侧壁靠近其开口部的一端凸设有下卡接凸条,所述上卡接凸条和下卡接凸条均用于嵌入至耳机充电盒的外侧壁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解决耳机充电盒产生水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壳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耳机充电盒保护壳。
背景技术
由于入耳式无线耳机体积小,其自带电池容量也较小,因而需要经常充电,而入耳式无线耳机基于其结构特殊,需要特定的充电盒进行收纳和充电。在高频率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性取出充电盒,从而容易使充电盒表面滑伤,影响美观,因此,用户都会选择在充电盒的外表面套设一个保护壳,但是,当保护壳套设后,保护壳与充电盒的贴合容易使充电盒的外壁产生水印,尤其保护壳采用透明材质时,充电盒的水印则会显露而影响充电盒的美观性。该缺陷十分明显,亟需一种有效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解决产生水印问题的耳机充电盒保护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其包括与充电盒的外形匹配的上保护壳和下保护壳,所述上保护壳的内侧壁凸设有上凸条,所述下保护壳的内侧壁凸设有下凸条;所述上保护壳的内侧壁靠近其开口部的一端凸设有上卡接凸条,所述下保护壳的内侧壁靠近其开口部的一端凸设有下卡接凸条,所述上卡接凸条和下卡接凸条均用于嵌入至耳机充电盒的外侧壁的凹槽内。
其中的,所述上凸条沿着上保护壳的开口部的内侧壁环绕凸设。
其中的,所述下凸条沿着下保护壳的开口部的内侧壁环绕凸设。
其中的,所述下保护壳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下保护壳的底部的内侧壁环绕通孔的边缘凸设有底部凸条。
其中的,所述上凸条的外表面和下凸条的外表面均设有防刮花层。
其中的,所述防刮花层为聚氨酯类树脂、有机硅类树脂或丙烯酸类树脂。
其中的,所述上保护壳和下保护壳均由透明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当上保护壳和下保护壳均套设在耳机充电盒外后,此时在上凸条和下凸条的隔离作用下,如图3所示,上保护壳的内壁与耳机充电盒的外壁之间、下保护壳的内壁与耳机充电盒的外壁之间均形成一个装配间隙,该装配间隙大概在0.15mm至0.2mm范围内;该装配间隙的形成以使高光面的保护壳与耳机充电盒之间不会完全贴合,进而使耳机充电盒的外表面不会产生水印而影响其美观性。同时,上保护壳和下保护壳在套设于耳机充电盒外时,上卡接凸条和下卡接凸条均嵌入耳机充电盒的外壁的凹槽内,由此使上保护壳和下保护壳均能够卡紧在耳机充电盒上,以防止保护壳容易从耳机充电盒上掉落。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紧凑,加工简单,且制成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保护壳的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保护壳的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天富励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天富励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05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