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电池模组通讯自动对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0272.6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9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苏攀;杨国功;刘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德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3/15;H01R13/62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邓佳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劲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池 模组 通讯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模组通讯自动对插装置,包括对插导向头、一级浮动块、浮动块安装板、二级浮动块、机构安装板,弹性探针和驱动气缸。一级浮动块上安装有一排所述弹性探针,对插导向头上设置有适于弹性探针插入的一排槽孔,对插导向头与一级浮动块固定,并通过第一带肩铰链销穿过一级浮动块与浮动块安装板浮动连接。机构安装板一侧面与驱动气缸固定连接,另一侧面与二级浮动块固定,并通过第二带肩铰链销穿过二级浮动块与浮动块安装板浮动连接。本自动对插装置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实现电池通讯头与弹性探针的自动化对接,减少人工操作对电池插针造成弯曲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模组通讯连接自动对插装置。
背景技术
通讯连接对插装置为新能源动力电池模组及PACK自动测试的连接机构,电池模组及PACK通讯插头一般采用航空插结构,航空插要求插针比较细,对插比较精准。目前各大制造商生产过程不易实现自动化,一般采用人工完成公母头的对插,对插效率慢,且人工长时间疲劳操作时,无法避免因误差产生的无法精确对插的问题,一旦插头没有精确对准便直接对插,造成插针弯曲甚至卡死在装置中,不但损坏装置,而且会极大的降低测试效率,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池模组通讯自动对插装置,主要解决人工插电池模组插头时对插效率低,无法实现插头对接自动化,人工对插过程中易造成插针弯曲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对插导向头、弹性探针、一级浮动块、浮动块安装板、二级浮动块、机构安装板、第一带肩铰链销、第二带肩铰链销和驱动气缸;一级浮动块上按电池通讯插头的插针间距排布安装有一排所述弹性探针,所述对插导向头上设置有适于所述弹性探针插入的一排槽孔;
所述对插导向头固定在所述一级浮动块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带肩铰链销穿过所述一级浮动块与所述浮动块安装板浮动连接;所述机构安装板一侧面与所述驱动气缸固定连接,所述机构安装板另一侧面与所述二级浮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机构安装板与所述二级浮动块作为整体通过所述第二带肩铰链销穿过所述二级浮动块与所述浮动块安装板浮动连接。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与所述电池通讯插头对接的位置为所述弹性探针,所述弹性探针为铜镀金弹性探针。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一级浮动块上安装所述弹性探针的槽孔和对插导向头上的槽孔的孔壁由绝缘材料制成,形成绝缘隔墙。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一级浮动块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销孔,所述第一销孔直径比所述第一带肩铰链销的直径大1mm。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二级浮动块上设置有两个第二销孔,所述第二销孔直径比所述第二带肩铰链销的直径大1mm。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浮动块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每个所述第一带肩铰链销连接固定的第一螺纹孔。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浮动块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每个所述第二带肩铰链销连接固定的第二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电池模组通讯头自动对插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在驱动气缸带动下对插装置沿水平方向运动,实现对插装置中的弹性探针与电池模组中的通讯插头的自动化对接,在保证对接质量的前提下,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在对插装置中采用弹性探针与电池通讯头插针进行对接,解决了与电池通讯头插针对接难实现自动化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德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德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02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学立体几何模型旋转式展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旅游管理用导游引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