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冷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20080.5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3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祝海洋;陈祎;牟玺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何娇 |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冷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冷器,包括热交换器、旁通管路、第一控制阀门和第二控制阀门,所述热交换器上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旁通管路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门设置在所述旁通管路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精准控制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中冷器。
背景技术
在带有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进行台架实验时,发动机燃烧所需的空气经过涡轮增压器压缩后变为高温空气,必须经过中冷器进行降温,才能有效控制进入发动机气缸工作的气体温度,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现有技术中,台架试验时,广泛采用全流式中冷器,但是在进行标定开发阶段以及台架之间对标过程中均需要试验的边界条件能够精确有效的逐点控制。例如,在发动机ESC测试过程中,排放试验ESC的每一个工况点基本只有2分钟,而使用全流式中冷器虽然能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温度,但是响应相对比较缓慢,另外从ESC第一工况(31℃)怠速到第二工况(39.5℃)B转速的满负过程中,采用全流式中冷器是无法实现的。
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能够快速精准控制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的温度的中冷器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冷器,能够快速精准控制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的温度。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冷器,包括热交换器、旁通管路和第一控制阀门,所述热交换器上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旁通管路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门设置在所述旁通管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控制阀门,所述第二控制阀门设置在所述出气管上,且所述旁通管路与所述出气管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二控制阀门和所述热交换器之间。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用于调控经过热交换器和旁通管路后汇聚在一起的流体的流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管与涡轮增压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出气管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通。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使涡轮增压器增压后的高温空气经过热交换器冷却后进入发动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旁通管路、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内径相同。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中冷器的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阀门电连接。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在控制器上调试出合适的PID参数,实现自动化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阀门为PID控制阀。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控制精度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阀门为压差控制阀。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不需任何外来能源,依靠被调介质自身压力变化进行自动调节,自动消除管网的剩余压头及压力波动引起的流量变化,使进入出气管内的气体流量更加平稳。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阻尼器和/或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设置在所述进气管和所述热交换器的连通处,所述第二阻尼器设置在所述旁通管路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门与所述出气管之间。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改变进入热交换器和/或通过旁通管路的气体所受的阻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阻尼器的纵截面为蜂窝状结构。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增强阻尼器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00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融融豆食品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操纵式起重机的回转检测报警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