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再生骨料混合筛分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18330.1 | 申请日: | 2019-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8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玉莲 |
| 主分类号: | B07B1/34 | 分类号: | B07B1/34;B07B1/42;B07B1/55;B07B1/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8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再生 骨料 混合 筛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再生骨料混合筛分机,属于建筑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装置中筛分机构容易出现堵塞卡死的问题;其技术特征是:包括基座和筛分箱,基座的上方设有用于筛分骨料的筛分箱,筛分箱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搅拌机构和筛网,筛网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缓冲保护筛网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固定安装在筛分箱的内壁上,基座的左侧设有驱动筛分箱升降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了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设置避免骨料在筛网上堵塞,且缓冲齿轮和缓冲齿条之间通过齿牙配合,进而实现了对筛网的限位,同时还能够对筛网起到保护的作用,显著提高了筛分效率,利于对骨料的加工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再生骨料混合筛分机。
背景技术
随着保护耕地和环境保护的加强,传统的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环保部门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是混凝土、砖、砂石、渣土等,随着城市建设的进行,开工建设新工程、旧城改造拆迁、道路重修等,都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目前也有采用建筑垃圾制造再生骨料的方法,如首先需要通过人工将金属材料、木质材料和塑料类材料分选归类,将其供应给相应的公司进行处理,然后将建筑垃圾破碎后制成再生骨料。
中国专利CN109320119A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废弃混凝土高品质再生骨料回收设备,包括设备箱体,设备箱体内从上至下依次为储料腔、加热搅拌腔、过滤分离腔和滤水池;在设备箱体顶部设有入料口,箱体上连通有循环水系统;经分批进入设备箱体储料腔内的废弃混凝土在加热搅拌腔中被搅拌辊筒和微波加热设备同时进行搅拌破碎、加热,再被循环水系统冷却后,在过滤分离腔被两级振动筛网分离出粗骨料和细骨料,但是该装置中筛分机构容易出现堵塞卡死的情况,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再生骨料混合筛分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再生骨料混合筛分机,包括基座和筛分箱,基座的上方设有用于筛分骨料的筛分箱,筛分箱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搅拌机构和筛网,筛网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缓冲保护筛网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固定安装在筛分箱的内壁上,基座的左侧设有驱动筛分箱升降的驱动件,以解决现有装置中筛分机构容易出现堵塞卡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再生骨料混合筛分机,包括基座和筛分箱,基座的上方设有用于筛分骨料的筛分箱,筛分箱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搅拌机构和筛网,筛网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缓冲保护筛网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固定安装在筛分箱的内壁上,基座的左侧设有驱动筛分箱升降的驱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筛网的两侧还设有用于阻挡骨料灰尘进入缓冲机构的防尘板,防尘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筛分箱内,驱动件包括液压缸、推杆和左滑块,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基座的上表面,液压缸的伸缩端铰接有推杆,推杆倾斜设置,且推杆远离液压缸的一端铰接有左滑块,左滑块套设在支撑杆上,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基座上,左滑块和支撑杆滑动连接,左滑块固定连接有筛分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筛分箱的右侧设有用于对筛分箱限位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右滑块和导向杆,导向杆的底部固定于基座上,导向杆上套设有右滑块,右滑块和导向杆滑动连接,右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筛分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搅拌机构包括工作电机、转轴、搅拌板和螺旋搅拌桨,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筛分箱的侧壁转动连接,转轴的另一端贯穿筛分箱的侧壁,并且固定连接有工作电机,工作电机固定安装在筛分箱的外侧壁上,转轴上设有用于辅助搅拌的搅拌板和螺旋搅拌桨,搅拌板和螺旋搅拌桨交错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缓冲机构包括缓冲齿轮、铰接杆和缓冲齿条,缓冲齿轮的下方设有缓冲齿条,缓冲齿轮和缓冲齿条啮合,缓冲齿轮的前侧壁铰接有铰接杆,铰接杆远离缓冲齿轮的一端铰接有筛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筛分箱的底部设有用于对细骨料导流的细料导流板,筛分箱内壁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除尘的抽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玉莲,未经陈玉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8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