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萤石矿尾矿水沉降浓密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15988.7 | 申请日: | 2019-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2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蒋继松;孙财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紫晶矿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324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萤石 尾矿 沉降 浓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浓密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萤石矿尾矿水沉降浓密机,包括罐体,罐体侧壁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罐体的内部并与转动杆的上端相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盖板的上端还安装有两个相互对应的竖杆,所述竖杆顶端之间连接有横杆,本装置使用时,通过液压杆推动过滤板向下运动,使得过滤板的下端与矿浆的上端相接近,然后启动水泵,通过软管将罐体内的液体排出,进一步伸长液压杆,通过过滤板对矿浆进行挤压,使得矿浆内的水分进一步被挤压出来,提高矿浆的固含量,提高装置的沉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浓密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萤石矿尾矿水沉降浓密机。
背景技术
选矿中分选作业的产物之一,其中有用目标组分含量最低的部分称为尾矿,尾矿是有待挖潜的宝藏,专家认为,我国矿业循环经济当前的任务就是要开发利用长期搁置的大量尾矿,浓密机是基于重力沉降作用的固液分离设备,通常为由混凝土、木材或金属焊接板作为结构材料建成带锥底的圆筒形浅槽,可将含固重为10%-20%的矿浆通过重力沉降浓缩为含固量为45%-55%的底流矿浆,借助安装于浓密机内慢速运转(1/3-1/5r/min)的耙的作用,使增稠的底流矿浆由浓密机底部的底流口卸出。
传统的尾矿水沉降浓密机在将增稠的底流矿浆排出后,矿浆中仍然含有较多的水分,不利于下一步的处理,且对尾矿水进行沉降处理时,其沉降效率有所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萤石矿尾矿水沉降浓密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萤石矿尾矿水沉降浓密机,包括罐体,罐体侧壁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罐体的内部并与转动杆的上端相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盖板的上端还安装有两个相互对应的竖杆,所述竖杆顶端之间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下端延伸至罐体的内部并与过滤板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水平设置,且过滤板套接在转动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液压杆的伸缩端上还连接有软管的一端,所述软管的开口向下,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罐体的外侧并与水泵的进口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外壁上胶接有第一橡胶密封圈,所述过滤板的内壁上胶接有第二橡胶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侧壁上安装有视镜。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安装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使用时,将萤石矿尾矿水排入到罐体内进行静置,当固液分层后,启动液压杆,通过液压杆推动过滤板向下运动,使得过滤板的下端与矿浆的上端相接近,然后启动水泵,通过软管将罐体内的液体排出,进一步伸长液压杆,通过过滤板对矿浆进行挤压,使得矿浆内的水分进一步被挤压出来,提高矿浆的固含量,提高装置的沉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萤石矿尾矿水沉降浓密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萤石矿尾矿水沉降浓密机的过滤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电动机、3转动杆、4搅拌叶片、5进料口、6出料口、7竖杆、8横杆、9液压杆、10过滤板、11软管、12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紫晶矿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紫晶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59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术室专用鞋
- 下一篇:一种神经调控系统及可穿戴神经调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