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柑桔大实蝇瓶式诱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5190.2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0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吴龙飞;吴中平;何明华;何溢昕;金祖国;金小艳;闫美瑛;朱心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中平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李根深 |
地址: | 444100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柑桔大实蝇 诱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柑桔大实蝇瓶式诱杀器,包括顶部封口的诱杀瓶,诱杀瓶上连接有吊钩,诱杀瓶瓶身开设有一对通孔,且诱杀瓶瓶身上还连接有位于每一通孔上方的遮雨板,还包括放置在诱杀瓶内的诱杀剂。本实用新型通过吊钩能方便地将本诱杀器悬挂于需要处,且诱杀剂放置在上端密封的诱杀瓶内,通过瓶身的一对通孔向外散发,引诱大实蝇等有害生物,且在通孔上方设置遮雨板,能有效阻挡雨水进入瓶内稀释诱杀剂,进而保证诱杀剂的持续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害生物诱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柑桔大实蝇瓶式诱杀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柑桔大实蝇器皿类诱杀器是顶部开口、四周和底部封闭的杯、碗、盆、钵之类容器,内装诱杀剂,悬挂于柑桔树梢上,引诱柑桔大实蝇取食而杀之。但这类容器绑缚、悬挂极为不便,且因顶部开口大,诱杀剂雨天易被稀释、甚至外溢污染环境,睛天则易于挥发,使添加次数增多。
为了克服上述诱杀器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诱杀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柑桔大实蝇瓶式诱杀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器皿类诱杀器绑缚、悬挂不便,诱杀剂易被稀释、易于挥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柑桔大实蝇瓶式诱杀器,包括顶部封口的诱杀瓶,诱杀瓶上连接有吊钩,诱杀瓶瓶身开设有一对通孔,且诱杀瓶瓶身上还连接有位于每一通孔上方的遮雨板,还包括放置在诱杀瓶内的诱杀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诱杀瓶上端封口,不会有雨水等进入,且设置开口的上方也设置有遮雨板,能够较好地防止雨水侵蚀存放与瓶内的诱杀剂,保证诱杀剂不易被雨水稀释,同时也能避免诱杀剂直接与阳光等接触而导致挥发快的问题,进而保证诱杀剂的持续有效;瓶体通过吊钩能实现方便悬挂。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之处:
1)通过吊钩能方便地将本诱杀器悬挂于需要处,且诱杀剂放置在上端密封的诱杀瓶内,通过瓶身的一对通孔向外散发,引诱大实蝇等有害生物;
2)在通孔上方设置遮雨板,能有效阻挡雨水进入瓶内稀释诱杀剂,进而保证诱杀剂的持续有效性;
3)不仅能实现器皿类诱杀器对柑桔大实蝇的灭杀效果,且取材容易、制作简单、便于悬挂,内盛诱杀剂雨天不易被稀释,睛天挥发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诱杀瓶1、吊钩2、通孔3、遮雨板4、诱杀剂5、上瓶体6、下瓶底7、过滤篮8、凸环9、连接环10、挂杆11、勾状结构12、限位凸块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柑桔大实蝇瓶式诱杀器,包括顶部封口的诱杀瓶1,诱杀瓶1上连接有吊钩2,诱杀瓶1瓶身开设有一对正对设置的通孔3,且诱杀瓶1瓶身上还连接有位于每一通孔3上方的遮雨板4,还包括放置在诱杀瓶1内的诱杀剂5,其中遮雨板4斜向下设置,能够起到更好的挡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中平,未经吴中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5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的积木童鞋
- 下一篇:一种基于海绵设计的城市绿化带花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