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及时主动支护锚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4979.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4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汪波;王振宇;郭新新;喻炜;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陈选中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时 主动 支护 锚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及时主动支护锚固系统,包括锚杆杆体;锚杆杆体包括用于树脂锚固段的实心杆体和后注浆锚固段的中空锚杆;实心杆体和中空锚杆之间通过阻浆器连接;远离实心杆体的中空锚杆的一端上依次套设垫板、球垫和螺母;位于中空锚杆和锚孔之间设置塑料排气管,塑料排气管穿过垫板上的开口与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中空锚杆和实心杆体的有效配合,实现了锚固体系及时主动支护的目的,同时实现了临时+长久支护的功能,在解决无法及时快速提供锚固力和锚固力可能存在不足的问题的同时,弥补了化学粘结材料耐久性的不足,极大提升了锚固体系的耐久性、可靠性与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工程施工支护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及时主动支护锚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工程尤其是交通隧道工程中锚固体系基本以被动支护的砂浆锚固系统为主,但在软弱破碎岩体中,洞室开挖后,因围岩变形快且变形量大,此时,若仍采用传统的被动锚固体系,则围岩塑性区及位移场将会迅速增大,进而导致需采用更强、造价更高的被动支护体系去维护隧道稳定性。因此,采取主动预应力支护措施在软岩地下工程中成为必然之选,该锚固体系在洞室开挖初期可快速的施做预应力锚杆,实现主动支护功能,施加的预应力可有效提升围岩的承载能力,形成承载拱效应,进而可优化现有的被动支护体系,保持洞室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及时主动支护锚固系统,以解决传统被动式的支护体系造价高,耐久性、可靠性与安全性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及时主动支护锚固系统,其包括锚杆杆体;锚杆杆体包括用于树脂锚固段的实心杆体和后注浆锚固段的中空锚杆;实心杆体和中空锚杆之间通过阻浆器连接;
远离实心杆体的中空锚杆的一端上依次套设垫板、球垫和螺母,位于中空锚杆和锚孔之间设置塑料排气管,塑料排气管穿过垫板上的开口与外界连通。
优选地,阻浆器上开设有与中空锚杆一起形成注浆通道的开口。
优选地,远离实心杆体的中空锚杆的一端与钻机连接。
优选地,锚杆杆体的材质为低碳钢。
优选地,垫板尺寸为15cm×15cm×6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及时主动支护锚固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中空锚杆和实心杆体的有效配合,实现了锚固体系及时主动支护的目的,同时实现了临时+长久支护的功能,在解决无法及时快速提供锚固力和锚固力可能存在不足的问题的同时,弥补了化学粘结材料耐久性的不足,极大提升了锚固体系的耐久性、可靠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及时主动支护锚固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及时主动支护锚固结构后注浆锚固段横截面。
图3为及时主动支护锚固结构树脂锚固段横截面。
图4为及时主动支护锚固方法流程结构图。
其中,1、锚孔;2、化学胶凝材料;3、孔底;4、中空锚杆;5、实心杆体;6、垫板;7、球垫;8、螺母;9、阻浆器;10、塑料排气管;11、水泥注浆体;12、地层;14、树脂锚固段;15、后注浆锚固段;41、锚杆内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4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冷却功能的机封
- 下一篇:一种增加转炉氧枪使用周期的除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