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弯件的送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4401.0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7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首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B65G47/26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325612 浙江省温州市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弯件的送料机构,其中,包括主体,主体上设有驱动装置以及至少两根传动杆,驱动装置驱动其中一根传动杆转动,折弯件通过传动杆运动形成送料;本实用新型用料方便、稳定、提高生产效率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件的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折弯件的使用越来越多,例如通过折弯件形成管路方向的改变,但是这种折弯件通常需要两端进行倒角,便于折弯件与其他连接件的连接。通常折弯件的制作工艺为,将直管的两端倒角,再将直管折弯形成折弯件。但是采用此种制作工艺,加工效率低下,在折弯的过程中,由于折弯件的尺寸过小经常会发生折弯件破损。本领域技术人员就通过先将直管折弯,再通过人工将折弯后的折弯件进行两端倒角。采用此种工艺,需要人工手持将折弯件进行倒角,人工手持极为费力,且效率低下。
此外,还有的折弯件需要进行攻丝或其他操作工艺,其现有的操作步骤也是如上所示。折弯件在折弯后,在自动化传送带上很难实现同向阵列排布,故急需一款可以快速自动同向的送料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弯件的送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弯件的送料机构,其中,包括主体,主体上设有驱动装置以及至少两根传动杆,驱动装置驱动其中一根传动杆转动,折弯件通过传动杆运动形成送料。
折弯件放置在传动杆上,通过其中一根传动杆转动,带动折弯件进行转动以及向另一端滑动,使得折弯件在传动杆上形成统一朝向并向另一端滑动,形成折弯件的送料,再通过后端的加工机构进行倒角或攻丝或其他加工,形成自动化操作,提高整体工作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两根传动杆同步转动。
采用同步转动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整体转动的效果,使得折弯件统一朝向更加方便。
其中,传动杆包括起始端以及末端,起始端的高度高于末端的高度。
起始端的高度高于末端高度的限定,通过重力的作用,加快折弯件的送料速度。
其中,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源以及驱动杆,驱动源驱动驱动杆转动,两根传动杆包括第一传动杆以及第二传动杆,驱动杆的首端与第一传动杆联动,驱动杆的末端与第二传动杆联动。
驱动装置通过分段式传动,保证整体传动的效率,防止在传动过程中传动不稳定。此处可以通过传动带或者齿轮进行传动。
其中,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将驱动杆的首端与第一传动杆连接,第二传送带将驱动杆的末端与第二传动杆连接。
通过传动带进行传动,安装方便简单,可以任意调节传动带的尺寸。
其中,主体包括左侧板以及右侧板,左侧板上设有第一腰型孔,右侧板上设有第二腰型孔,第一驱动杆两端分别穿过第一腰型孔、第二腰型孔固定。
通过两个腰型孔的设置,使得第一驱动杆可以进行调节,调节两个驱动杆之间的大小,从而使得配合不同大小的折弯件进行送料。
其中,还包括第一定位杆,第一定位杆位于传动杆一侧的上方。
第一定位杆的设置,主要起到保护效果,防止折弯件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脱落。
其中,还包括扶持杆,扶持杆位于驱动杆的另一侧上方。
扶持杆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折弯件送料的稳定性,防止折弯件发生脱落。此处即两个驱动杆位于第一定位杆以及扶持杆的下方,形成类似凹字型结构。
其中,还包括扶持片以及扶持柱,扶持柱一端与主体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扶持片连接固定,扶持杆位于扶持片的上方且与扶持片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首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首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4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外LED灭蚊灯
- 下一篇:村镇污水成套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