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4376.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6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史建红;史润昌;史少杰;牛英慧;冯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恒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戴立亮 |
地址: | 4511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散热 箱式 变电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式变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箱体,还包括变电站箱体内的风机,其特征在于,变电站箱体的一侧沿纵向方向设有第一散热通孔、第二散热通孔,且变电站箱体内侧设有可纵向滑动交替覆盖第一散热通孔或第二散热通孔的转换调节板,变电站箱体的底部内设有带冷却液的冷却腔,冷却腔内设有冷却管,冷却管的一端与变电站箱体内腔连通,冷却管的另一端与变电站箱体外侧的第二散热通孔端对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箱式变电站内部不易散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式变电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箱式变电站适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
箱式变电站内的变压器等电器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为避免箱式变电站内温度过高影响变压器或奇特电器设备的特性,通常在变压器的的箱体上设置散热通孔,以便于散热,在箱式变电站内设置风机,促进空气流通,加快散热效率,但是在炎热夏季时,箱式变电站内部和外部的空气都同样处于高温,仅仅依靠风机带动箱式变电站内外空气流动,不易降低箱式变电站内温度,存在不易散热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急需设计一种便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解决了现有箱式变电站内部不易散热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箱体,还包括变电站箱体内的风机,其特征在于,变电站箱体的一侧沿纵向方向设有第一散热通孔、第二散热通孔,且变电站箱体内侧设有可纵向滑动交替覆盖第一散热通孔或第二散热通孔的转换调节板,变电站箱体的底部内设有带冷却液的冷却腔,冷却腔内设有冷却管,冷却管的一端与变电站箱体内腔连通,冷却管的另一端与变电站箱体外侧的第二散热通孔端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效果:散热方式一,转换调节板覆盖第二散热通孔,使第二散热通孔处于堵塞状态,第一散热通孔处于连通状态,接通风机电源,风机使变电站内腔的热空气经第一散热通孔排出,使变电站箱体外的冷空气进入变电站箱体内,达到冷热空气循环流动的目的,进而达到变电站箱体内变压器等电气设备降温的目的,多适用于冬天或外部环境较冷的区域,散热方式二,转换调节板覆盖第一散热通孔,使第一散热通孔处于堵塞状态,第二散热通孔处于连通状态,接通风机电源,风机使变电站箱体内部的热空气经第二散热通孔进入冷却管内,冷却管内的热空气与冷却腔内的冷却液发生热量交换,达到热空气降温的目的,降温后的冷空气进入变电站箱体内,达到变电站箱体内变压器等电气设备降温的目的,多适用于冬天或外部环境较热的区域,通过上述两种散热方式的切换,可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季节,解决现有变电站箱体在夏季不易散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箱式变电站内部不易散热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变电站箱体的前侧设有与其内腔密闭配合的变电站箱门,变电站箱体的顶部设计为坡屋顶。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变电站箱体的上侧设有两台风机,且风机的下侧设有格栅。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变电站箱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多个第一散热通孔,且多个第一散热通孔呈矩形分布,第一散热通孔的下侧设有多个第二散热通孔,且多个第二散热通孔形成的直线与变电站箱体的底部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恒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恒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43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线束固定扎带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子围栏技术的防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