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粉条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4257.0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1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中薯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6B23/04;F26B25/08;F24S1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王海艳 |
地址: | 066400 河北省秦皇岛***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太阳能 粉条 烘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粉条烘干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连接有太阳能集热板,太阳能集热板连接有光电池,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吊顶板,吊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热板,电热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连接有风扇,壳体的内壁连接有电热管;光电池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有电热板、风扇、干燥机、除湿机、电热管,且光电池上还设有开关。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集热板收集太阳能,并借助光电池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进而为粉条烘干装置提供能源;同时借助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干燥机和除湿机,吊顶板上设置的通风孔,电热板下安装的风扇,大大加快粉条的烘干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粉条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粉条是以大米、豆类、薯类和杂粮为原料加工制成的丝状或条状干燥淀粉制品。粉条在我国有千余年的加工历史,在各地均有生产,并呈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粉条为干制品。粉条里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粉条有很好的附味性,它能吸收各种鲜美汤料的味道,再加上粉条本身的柔软嫩滑,更加爽口宜人,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随着粉条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制作粉条的装置也在不断更新。
然目前的粉条烘干装置大都依靠机械化转换成的热量实现烘干,这种方式虽然效率高,但能耗较大;同时随着节能环保主题的号召,利用太阳能实现粉条的烘干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但目前太阳能利用率低,从而致使粉条烘干速率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粉条烘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粉条烘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集热板,所述太阳能集热板通过导线连接有光电池,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吊顶板,所述吊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均匀分布在吊顶板的上表面,所述吊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热板,所述电热板的四边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热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风扇,所述风扇均匀分布固定板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位于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干燥机与除湿机,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风扇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与壳体的两个相对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横杆,所述横杆均匀分布在固定杆的内部,所述横杆与固定杆之间呈网格状,所述壳体的内壁且固定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电热管;
所述光电池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有电热板、风扇、干燥机、除湿机、电热管,且光电池上还设有开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壳体与支撑杆之间呈三角形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合页连接有房门,所述房门的外表面且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且靠近顶部处设置有通风窗,所述通风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纱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遮帽,所述壳体的顶部呈三角形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利用太阳能的粉条烘干装置利用太阳能集热板收集太阳能,并借助光电池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进而为粉条烘干装置提供能源;同时光电池还通过导线分别连接电热板、风扇、干燥机、除湿机、电热管,进而使电热板和电加热管加热使壳体内温度升高,利用干燥机和除湿机保证壳体处于干燥的环境状态,有效充分地利用太阳能对粉条进行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中薯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中薯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42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