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抗震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2643.6 | 申请日: | 201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2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沈跃;姜华;熊金燕;欧雁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九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抗震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抗震加固结构,本实用新型由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结构组成,结构的左侧设置有左立柱(1),右侧设置有右立柱(2),左立柱(1)和右立柱(2)顶端通过上横梁(5)连接,在上横梁(5)的下端由下横梁(3)连接左立柱(1)和右立柱(2),前后对称设置的结构由若干个钢丝套环(4)以套紧前后两个下横梁(3)的方式连接;所述上横梁(5)的顶部外侧固定设置有垂直的主梁护钢(501),主梁护钢(501)的顶部外侧倾斜固定设置有次梁托钢(502),主梁护钢(501)与次梁托钢(502)之间通过若干个加强筋(503)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够对主梁和次梁进行加固,主梁两侧减轻承重墙受力,保证房屋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抗震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人字架”我国北方地区农村及城镇棚户区的一种平房,“人字架”平房主要以新建的砖混承重墙或老旧的泥石承重墙为主,老旧“人字架”的顶棚由一根主梁和若干次梁组成,老旧的“人字架”在次梁的上端铺设笆网,在笆网的上端浇筑稻草泥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老旧的“人字架”平房逐渐因安全隐患和居住条件被拆除,但现在仍然存在很多老旧“人字架”平房经过简单改造使用,简单改造的“人字架”在笆网和稻草泥浆上铺设煤灰和瓦片防雨防潮,并在房屋外墙包砖保暖,但是这样经过简单改造的房子仍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由于承重墙很多存在泥石堆砌,其承重能力弱,且房屋修建时间较旧主梁和次梁老化加之瓦片煤灰总量负载,导致当出现地震灾害时极易出现主梁、主梁与次梁连接薄弱处断裂,造成房屋倒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抗震加固结构,能够对主梁和次梁进行加固,主梁两侧减轻承重墙受力,保证房屋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左立柱、右立柱、上横梁、下横梁、钢丝套环、主梁护钢和次梁托钢;本实用新型由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结构组成,结构的左侧垂直设置有左立柱,右侧垂直设置有右立柱,左立柱和右立柱的顶端通过上横梁连接,在上横梁的下端由下横梁连接左立柱和右立柱,前后对称设置的结构由若干个钢丝套环以套紧前后两个下横梁的方式连接;所述上横梁的顶部外侧固定设置有垂直的主梁护钢,主梁护钢的顶部外侧倾斜固定设置有次梁托钢,主梁护钢与次梁托钢之间通过若干个加强筋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横梁和下横梁左右跨度不超过4米,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上下距离不小于0.5米;所述的左立柱和右立柱的底部埋入地下土基,埋入深度不小于1米。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立柱、右立柱和下横梁为工字钢,上横梁为槽钢。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立柱和右立柱的底端铺设有砖砼结构的基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左立柱和右立柱加固和缓解主梁左右两端的承重墙垂直受力,提高两侧承重墙的安全性;(2)通过上横梁对主梁进行托举,减少主梁因受力断裂的风险;(3)次梁托钢保护次梁及上端的笆网,当在地震或受力增加导致次梁与主梁的连接薄弱处断裂时,次梁托钢能够托举次梁托钢顶部和笆网,减少屋顶塌陷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中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立体简画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左视简画图。
图中:1-左立柱、2-右立柱、3-下横梁、4-钢丝套环、5-上横梁、501-主梁护钢、502-次梁托钢、50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九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九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2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LC变频控制的电动栏杆机
- 下一篇:一种书法练习用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