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外涂塑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2048.2 | 申请日: | 201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0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吴燕梅;邹继明;刘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昊力复合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8 | 分类号: | F16L2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清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3 | 代理人: | 高璇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型 外涂塑 内衬 不锈钢 复合 钢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型外涂塑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硅酸铝棉层、玻璃棉层、矿物棉层、不锈钢管和镍‑铜系镍基合金涂层,所述硅酸铝棉层的内壁套有玻璃棉层,所述玻璃棉层的内壁套有矿物棉所述层,所述矿物棉所述层的内壁套有不锈钢管,所述不锈钢管的内壁镀有镍‑铜系镍基合金涂层,所述橡胶垫的外壁与管体的内壁过盈配合。该加强型外涂塑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通过硅酸铝棉层、玻璃棉层和矿物棉层之间的配合,使得该加强型外涂塑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在寒冷的冬天,并通过橡胶垫进行密封,该加强型外涂塑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通过顶杆、螺杆和横杆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二管体和管体可进行固定,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强型外涂塑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
背景技术
涂塑复合钢管也叫涂塑钢管,涂塑钢管是以钢管为本,以塑料粉末为涂层材料,在其内表面熔融涂敷上一层塑料层,在其外表面涂敷上塑料层或其他材料防腐层的钢塑复合产品,虽然现有的复合钢管可以实现液体的运输,但存在寒冷的冬天,水管内液体可能会凝结,造成液体无法流通,使得输送系统瘫痪,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的问题,且存在现有的复合钢管进行安装时,通常使用法兰进行连接,无法进行快速的安装,且当需要对复合钢管进行拆卸更换时,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型外涂塑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虽然现有的复合钢管可以实现液体的运输,但存在寒冷的冬天,水管内液体可能会凝结,造成液体无法流通,使得输送系统瘫痪,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强型外涂塑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硅酸铝棉层、玻璃棉层、矿物棉层、不锈钢管和镍-铜系镍基合金涂层,所述硅酸铝棉层的内壁套有玻璃棉层,所述玻璃棉层的内壁套有矿物棉所述层,所述矿物棉所述层的内壁套有不锈钢管,所述不锈钢管的内壁镀有镍-铜系镍基合金涂层,两个所述管体的内壁设有连接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管体和橡胶垫;
所述第二管体的左右两侧外壁均间隙配合于两个管体的内壁,所述第二管体的左右两侧外壁固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外壁与管体的内壁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体与两个管体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体的内腔设有限位机构;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螺杆、手柄、梯形块和横杆;
两个所述螺杆分别螺纹相连与第二管体的顶部与底部,两个所述螺杆延伸至第二管体的内腔内部,两个所述螺杆的外侧均固接有手柄,两个所述螺杆的内侧均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的左右两侧贴合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壁贯穿于第二管体的内腔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表面加工有纹路。
优选的,两个所述管体的顶部与顶部均设有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块体、顶杆和弹簧;
两个所述块体固接于管体的顶部与底部,所述块体的内壁与横杆的外壁间歇配合,所述块体的外侧贯穿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外壁贯穿横杆的外侧,所述顶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侧卡接于顶杆的外壁,所述弹簧的内侧卡接于块体的外侧。
优选的,多个所述块体关于第二管体轴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该加强型外涂塑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通过硅酸铝棉层、玻璃棉层和矿物棉层之间的配合,使得该加强型外涂塑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在寒冷的冬天,内部的液体不会收到外界温度影响进行凝结,避免了存在寒冷的冬天,水管内液体可能会凝结,造成液体无法流通,使得输送系统瘫痪,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昊力复合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昊力复合钢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2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