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油生产中茶果的蒸汽蒸炒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11620.3 | 申请日: | 2019-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6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再波;文治瑞;贺银菊;彭开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诚 |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油 生产 中茶果 蒸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油生产中茶果的蒸汽蒸炒装置。包括有支架,支架上设有箱体,箱体的上端设有蒸汽进气管,箱体的下端连接有蒸汽排气管,箱体内活动设有椭圆形蒸炒框,椭圆形蒸炒框上均匀分布有蒸炒孔,椭圆形蒸炒框的左端连接有圆形进料框,椭圆形蒸炒框的右端连接有圆形定位框;位于箱体内圆形进料框的外侧上设有圆形齿条,圆形齿条上均匀啮合连接有一组第一齿轮,一组第一齿轮分别经第一连接板固定在箱体的内侧上,圆形进料框左端的箱体外侧上经螺纹活动连接有密封盖,圆形定位框的外侧上设有圆形凹槽。本实用新型具有利用低压蒸汽对茶果进行蒸炒,合理利用低压蒸汽,蒸炒效果好,效率高,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炒装置,特别是一种茶油生产中茶果的蒸汽蒸炒装置。
背景技术
茶油,是油茶籽油俗称,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现有茶油的制备工艺中,茶果压榨前需要进行粉碎和蒸炒,而蒸炒是指生料先经蒸汽或喷水湿润在110—140℃进行蒸炒,而在现有茶果的蒸炒技术中存在,若采用喷水湿润,会导致水分带走大部分热量,蒸汽或喷水蒸炒的过程中,水容易气化溢出,导致湿润蒸炒的效果差;蒸汽或喷水都是起到对茶果湿润的作用,但还需要外界对茶果进行加热,现有常采用天然气燃烧加热,成本高,而在茶油生产线中,高压蒸汽使用后,就会形成低压蒸汽,低压蒸汽是随处可见的,且能满足茶果蒸炒的温度要求,若直接将低压蒸汽排放,导致热量损失,低压蒸汽并不能得到合理利用,但是现有的茶果蒸炒设备中,并不没有能采用低压蒸汽对茶果实现蒸炒的装置,且进出料不方便,所以我公司提出一种茶油生产中茶果的蒸汽蒸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油生产中茶果的蒸汽蒸炒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利用低压蒸汽对茶果进行蒸炒,合理利用低压蒸汽,蒸炒效果好,效率高,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茶油生产中茶果的蒸汽蒸炒装置,包括有支架,支架上设有箱体,箱体的上端设有蒸汽进气管,箱体的下端连接有蒸汽排气管,箱体内活动设有椭圆形蒸炒框,椭圆形蒸炒框上均匀分布有蒸炒孔,椭圆形蒸炒框的左端连接有圆形进料框,椭圆形蒸炒框的右端连接有圆形定位框;位于箱体内圆形进料框的外侧上设有圆形齿条,圆形齿条上均匀啮合连接有一组第一齿轮,一组第一齿轮分别经第一连接板固定在箱体的内侧上,圆形进料框左端的箱体外侧上经螺纹活动连接有密封盖,圆形定位框的外侧上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上均匀分布有一组滑轮,一组滑轮经第二连接板固定在箱体的内侧上;所述圆形进料框和椭圆形蒸炒框左侧内均设有螺旋板。
前述的茶油生产中茶果的蒸汽蒸炒装置中,所述蒸汽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门,蒸汽排气管上设有排气阀门。
前述的茶油生产中茶果的蒸汽蒸炒装置中,所述圆形进料框与箱体的左侧活动连接。
前述的茶油生产中茶果的蒸汽蒸炒装置中,所述圆形定位框的右端为封闭结构。
前述的茶油生产中茶果的蒸汽蒸炒装置中,所述一组第一齿轮中上端的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一侧设有转动电机。
前述的茶油生产中茶果的蒸汽蒸炒装置中,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箱体的外侧上。
前述的茶油生产中茶果的蒸汽蒸炒装置中,所述密封盖上设有转动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未经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16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滤槽
- 下一篇:一种行走、起立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