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雾霾下可视的路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11225.5 | 申请日: | 2019-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1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侯禄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光科太阳能照明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8 | 分类号: | F21S8/08;F21V19/00;F21V5/04;F21V9/00;F21W131/103;F21Y115/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汇天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57 | 代理人: | 陈冰 |
| 地址: | 644600 四川省宜宾市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霾下 可视 路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霾下可视的路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路灯在雾霾天不能够有效标识出路灯杆的位置的问题,其结构包括:激光标识、散射腔、透光层,激光标识发出与路灯杆平行的激光束,利用激光的平行度高的特性,激光在空气中具有大量粉尘的时候才会被散射,形成一道激光运动轨迹,起到表示路灯杆位置的作用,同时,发出的激光束经反光镜反射后进入散射腔,经散射腔散射后从透光层中放出,经过多次散射,使激光分成若干方向不同的光线,并从透光层中射出,搭配使用在雾霾中穿透度更高的波长更长的激光源,方便远处的行人或是司机在雾霾天也能够及时发现路灯杆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霾下可视的路灯。
背景技术
随着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在许多地方相继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在严重的时候,雾霾甚至会影响道路交通,原本用于市政照明的路灯多是采用白光或是暖黄光,在雾霾较重的时间段内,路灯发出的灯光被雾霾颗粒散射,在灯盘附近形成明亮的光线团,而其余地方的亮度则会逐渐减小,不仅难以看清灯下的物体,而且也不能够有效分辨出路灯杆的位置,尤其是在雾霾天骑车或是开车的时候,由于速度较快,来不及分辨路灯杆的位置,很容易就撞到路灯杆上,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更换高显色性的光源,提高光源穿透雾霾的能力,对于路灯杆部分贴有反射的警示条,利用警示条的反射来警示行人及司机,但是实际使用时,由于光线在雾霾中散射严重,虽然能够照亮路灯杆的所在位置,但是路灯杆在高显色性光源的映衬下并不醒目,而且路灯杆上警示条反射的光线在雾霾天也会被雾霾散射,能见距离大大减小,起不到预定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霾下可视的路灯,能够在雾霾较重的时候标识出路灯杆的位置,避免骑行者或是司机撞到路灯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雾霾下可视的路灯,包括灯盘、照明系统、路灯杆,所述路灯杆上还设置有:激光标识、散射腔、透光层,所述激光标识包括激光发生器、外透镜、反光镜,激光标识安装在路灯杆外,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有激光发生器、外透镜,反光镜,所述外透镜内部镶嵌有一个双凹透镜,所述反光镜是倾斜设置的平面反射镜,平面反射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散射腔是由两块固定于路灯杆中且平行设置的顶面组成的空腔,散射腔的两个顶面是透明材料,路灯杆上设置有散射腔的部分留有与反光镜连通的开口,反光镜反射的激光由此开口进入散射腔中,散射腔包括内透镜、反射镜,内透镜为双凹透镜,内透镜与激光进入方向垂直,内透镜不只一个,彼此平行设置在散射腔中,散射腔中入射激光正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反射镜,反射镜为凸面反射镜;
所述透光层位于散射腔上下两侧,透光层的侧面同样为毛玻璃,路灯杆设置有透光层的一段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透光层上下两个底面分别是毛玻璃、反射板,其中毛玻璃为透光层靠近一侧的顶面,透光层中还水平设置有多块毛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标识也不止一个,设置在路灯杆的周围。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层中还水平设置有多块水平毛玻璃,且这些水平毛玻璃上还铺洒有少量二氧化钛粉末,二氧化钛粉末不能将毛玻璃表面完全覆盖。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激光来进行标识,由于激光的方向性极强,所以在空气质量优良的时候不可见,只有雾霾较重的时候,才会发生部分反射,显示出明亮的标识。
(2)激光通过多级凹透镜分散后在进入透光层中进行漫反射,激光得到充分的利用,降低能耗。
(3)透光层将散射腔分散的光进一步进行反射,从透光层中发出光线,配合路灯外的激光标识,能够有效标识出路灯杆的位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光科太阳能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光科太阳能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12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