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人潜水器的浮力与姿态调节集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1164.2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2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殷小亮;李华;郑志明;曹宁慧;王琪;吴昊;陈跃强;杨帅鹏;徐挺;郭雷;韩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横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3G8/22 |
代理公司: | 湖州长兴西木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5 | 代理人: | 李开腾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人 潜水 浮力 姿态 调节 集成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人潜水器的浮力与姿态调节集成系统,包括载人潜水器、压载舱单元、主泵送组件、外循环开关阀及第一开关阀,外循环开关阀一端与压载舱单元一一连接,另一端与主泵送组件连接,主泵送组件另一端与第一开关阀连接,第一开关阀另一端与外海环境连通;内循环开关阀,内循环开关阀一端与压载舱单元一一对应连接,另一端与主泵送组件和第一开关阀之间的管路连接;外循环开关阀与主泵送组件及第一开关阀配合将海水注入或排出压载舱单元;内循环开关阀与主泵送组件、第一开关阀及外循环开关阀配合完成各压载舱单元间注水及排水;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浮力与姿态调节系统设计复杂、成本高、能耗高续航时间短及可靠度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人潜水器的浮力与姿态调节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载人潜水器作为水下观察和作业能力的潜水装置,可用于水下考察、海底勘探、海底开发和打捞、救生等多种任务。浮力与姿态调节系统作为载人潜水器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注水、排水实现载人潜水器的下潜和上浮;保持或调节载人潜水器的航行姿态;调节载人潜水器的浮力微调。因此,浮力与姿态调节系统对载人潜水器的安全作业及任务完成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载人潜水器的浮力与姿态调节一般需两套系统独立完成,两种系统通过相互配合实现有关功能,这无疑提高了系统体积、成本以及重量,同时增加了系统复杂度及系统集成难度,并降低了系统可靠性。此外,现有浮力及调节系统需分别由电能驱动实现,该方式能耗较大并影响载人潜水器作业时间。
公开号为CN102774483B的一篇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潜水器水液压系统,包括动力源、浮力和姿态调节机构以及作业机构,动力源一方面与浮力和姿态调节机构协作完成潜水器的浮力和纵倾、横倾的调节,另一方面驱动作业机构完成作业,实现潜水器系统简化,提高了潜水器的可靠性及载重比,其适用于深海潜水作业。
但是其存在以下问题:其在进行浮力以及姿态调节时均是通过压载舱与外海环境进行直接交换水来实现,内循环和外循环为两套独立系统分开工作,其系统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并且在进行浮力调节时直接与外海环境进行水转移由于外海环境压力较大,尤其时向外海环境排水时其能耗大;此外下潜至一定深度进行作业时,发现姿态不平衡时,其通过外部进水或排水来调节姿态时容易导致潜水深度难以保持产生上下浮动,并且当下潜至极限深度发现不平衡时其通过外部进水调节时增加了潜水器重量容易导致潜水器下沉,使潜水器下潜超过极限深度,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载人潜水器的浮力与姿态调节集成系统,通过内循环和外循环两套系统融合在一起,使得载人潜水器的浮力及姿态调节集成为一套水液压系统实现,克服了现有潜水器的浮力与姿态调节系统设计复杂、成本高、能耗高导致续航时间短以及系统可靠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载人潜水器的浮力与姿态调节集成系统,包括载人潜水器,安装于载人潜水器周围的若干压载舱单元,还包括主泵送组件、若干外循环开关阀以及第一开关阀,所述外循环开关阀的一端通过管路与压载舱单元一一对应连接设置,其另一端与主泵送组件的一端连接设置,主泵送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阀的一端连接设置,第一开关阀的另一端与外海环境连通;
还包括若干内循环开关阀,所述内循环开关阀的一端通过管路与压载舱单元一一对应连接设置,其另一端与主泵送组件和第一开关阀之间的管路连接;
所述外循环开关阀与主泵送组件以及第一开关阀相配合完成将海水注入压载舱单元或将压载舱单元内的水排出至外海环境;所述内循环开关阀与主泵送组件、第一开关阀以及外循环开关阀相配合完成各个压载舱单元之间的注水及排水。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主泵送组件与压载舱单元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用于防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横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横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1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CTV管道检测机器人航插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容器检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