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0937.5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8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立传感器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1N21/359 |
代理公司: |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尹伟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气体 传感器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气体传感器检测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探测头、红外光源、红外探测器和控制部,所述红外光源和所述红外探测器均设于所述筒状探测头内壁上,且所述红外光源和所述红外探测器相对设置,所述红外光源和所述红外探测器均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将所述筒状探测头放置在待测气体中,以使待测气体充满所述筒状探测头的内部空间,所述红外光源发射出的红外线穿过待测气体后被所述红外探测器接收,通过将红外光源和红外探测器分别设于筒状探测头两侧内壁且相对设置,便于将之伸入待探测空间进行探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气体传感器检测装置具有可在不便操作者进入或不便取样气体的情况下进行探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基于不同气体分子的近红外光谱选择吸收特性,利用气体浓度与吸收强度关系鉴别气体组分并确定其浓度的气体传感装置。
现有的红外气体传感器探测装置在针对特定气体进行检测时,选择一个有特征吸收的光谱通道作为测量通道,一个没有特征吸收的通道作为参考通道。测量过程中用测量通道检测气体的吸光度值,从而计算气体浓度,用参考通道来检测系统的光能衰减和波动,对测量通道进行修正,上述方案需将待测气体输入至探测装置从而进行测量,当需要探测矿洞或沼气池内的气体浓度时,将待测气体到处所在环境可能导致最终的探测结果不准确,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方便进入待测气体所在空间的探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检测装置,旨在实现在闲置时可将之拆卸,并组合成箱型方便携带。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检测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探测头、红外光源、红外探测器和控制部,所述红外光源和所述红外探测器均设于所述筒状探测头内壁上,且所述红外光源和所述红外探测器相对设置,所述红外光源和所述红外探测器均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将所述筒状探测头放置在待测气体中,以使待测气体充满所述筒状探测头的内部空间,所述红外光源发射出的红外线穿过待测气体后被所述红外探测器接收,且所述红外探测器根据接收的红外线强度而产生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部。
上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检测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筒状探测头伸入待测气体所在空间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筒状探测头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部连接。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操作伸缩组件将筒状探测头伸入待测气体所在空间。
上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检测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和U型连接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U型连接杆的封闭端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部连接,所述筒状探测头设于所述U型连接杆的开口端的两侧之间,所述筒状探测头中部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垂直于所述筒状探测头两侧侧壁的延伸柱,两个所述延伸柱分别与U型连接杆开口端的两侧转动连接。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筒状探测头可在U型连接杆开口端的两端之间转动,方便调整筒状探测头的方向。
上述的红外气体传感器检测装置,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筒状探测头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U型连接杆内。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操作者转动筒状探测头,以探测出当筒状探测头处于不同角度时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立传感器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未经北立传感器技术(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0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扫地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SF6综合测试仪的专用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