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出料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07964.7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0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毛柯;王朝新;王华;彭晓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恒达利商品砼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C9/02 | 分类号: | B28C9/02;B28C7/16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夏冬玲 |
| 地址: | 44331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搅拌 站出料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出料结构,包括设置在搅拌站下料口下方的料槽,料槽一端底部设有出料口,搅拌站下料口两侧设有转轴,料槽的上侧设有耳板,转轴端部转动安装在耳板上,料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输料轴,输料轴上设有螺旋叶片,输料轴通过电机驱动,料槽底部设有滑槽,滑槽中设有与其配合的滑块,搅拌站机架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竖直伸缩机构,竖直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与滑块铰接。该结构能够根据混凝土装载设备的高度对出料高度进行调整,防止混凝土飞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出料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站是用来集中搅拌混凝土的联合装置,又称混凝土预制场。由于它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所以生产率也很高,并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节省水泥,常用于混凝土工程量大、工期长、工地集中的大、中型水利、电力、桥梁等工程。混凝土拌合物在混凝土搅拌站完成搅拌之后,需要将混凝土搅拌罐车或轨道式运输料斗或叉车料斗移动至搅拌主楼下方进行接料。搅拌站的下料口一般设置在离地面3~5m,主要采用轨道式运输料斗、叉车料斗、搅拌罐车三种不同的接料方式,当下料口处的接料方式由轨道式运输料斗切换至叉车料斗接料时,接料器具距离下料口高度过高,会发生混凝土四处飞溅的现象,而不得不降低整个生产过程的送料速度或需用叉车将料斗抬升至3m以上,而料斗以及混凝土的重量,加大了叉车倾覆的概率。
CN207874584U公开一种搅拌站下料口自动切换接料系统,包括圆钢轨道、圆筒溜槽、圆筒溜槽固定架、气缸和气缸固定架;圆钢轨道固定于搅拌站下料口下方的主梁上;圆筒溜槽固定架呈井字形,所述圆筒溜槽固定架通过滚动轴承固定于圆钢轨道上,圆筒溜槽通过焊接的方式卡在圆筒溜槽固定架中,其下端伸出圆筒溜槽固定架外;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架上,并通过气缸滑杆与圆筒溜槽固定连接。该接料系统能够适用于较高或较低的混凝土装载设备的接料要求,但该系统只能适用相对较高或较低的装载设备,当装载设备高度与圆筒溜槽的高度一致时,圆筒溜槽不能进行上下调节而对装载设备造成干涉。
另外,混凝土装载设备进入到混凝土出料仓下方,当混凝土出料仓的出料口与混凝土罐车的罐口对准不完全时,混凝土会落到混凝土装载设备其它部位的表面及地面上,造成混凝土的浪费且后期清理也不方便。并且此时需要重新调整混凝土装载设备的位置,费时费力,降低了接料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出料结构,能够根据混凝土装载设备的高度对出料高度进行调整,防止混凝土飞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出料结构,包括设置在搅拌站下料口下方的料槽,料槽一端底部设有出料口,搅拌站下料口两侧设有转轴,料槽的上侧设有耳板,转轴端部转动安装在耳板上,料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输料轴,输料轴上设有螺旋叶片,输料轴通过电机驱动,料槽底部设有滑槽,滑槽中设有与其配合的滑块,搅拌站机架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竖直伸缩机构,竖直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与滑块铰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料槽上侧设有若干喷淋管,喷淋管上设有向料槽喷水的喷头。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竖直伸缩机构为气缸。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出料口连接可伸缩软管。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可伸缩软管的下端连接锥形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出料结构,通过设置料槽并调整料槽的倾斜角度,调整混凝土的落料高度,从而根据不同高度的混凝土装载设备进行灵活调节,防止混凝土飞溅;同时通过设置输送轴以及螺旋叶片对混凝土进行输送,防止混凝土在料槽中积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恒达利商品砼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昌恒达利商品砼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7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共焦的车内监控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摄像模组
- 下一篇:动物油脂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