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搅泥曝气一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6150.1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4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翟爱民;刘摇;黄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易能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泥曝气 一体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搅泥曝气一体设备,其包括曝气装置、浮力装置、支撑框架以及搅拌装置;其中,曝气装置、浮力装置以及搅拌装置均设置在支撑框架上;曝气装置设有曝气出口;搅拌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搅动结构,驱动装置设置成驱动搅动结构搅拌运转,曝气出口的出气方向指向搅动结构。由于曝气装置的曝气出口的出气方向指向搅动结构,当搅动结构搅动底泥时,底泥会被打散飘浮在水中,曝气装置所产生的有氧气体从曝气出口冲向漂浮在水中的底泥团,有氧气体充分与底泥团混合反应,从而达到将底泥曝气处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泥曝气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底泥是河湖的沉积物,是自然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水域受到污染后,水中部分污染物可通过沉淀或颗粒物吸附而蓄存在底泥中,适当条件下重新释放,成为二次污染源,这种污染称为底泥污染。
在河流湖泊污染治理过程中,底泥污染整治是主要的难点之一,也是目前较为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水体和底泥之间存在着吸收和释放的动态平衡,当水体存在较严重污染时,污染物通过沉淀、吸附等作用进入深层底泥中;久而久之,污染物就会沉积得越来越多,从而造成水体污染;但目前市面上还没有针对底泥污染物进行曝气处理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泥曝气一体设备,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搅泥曝气一体设备,其包括曝气装置、浮力装置、支撑框架以及搅拌装置;其中,曝气装置、浮力装置以及搅拌装置均设置在支撑框架上;曝气装置设有曝气出口;搅拌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搅动结构,驱动装置设置成驱动搅动结构搅拌运转,曝气出口的出气方向指向搅动结构。
使用时,浮力装置为支撑框架提供浮力,使得曝气装置、搅拌装置以及支撑框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然后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搅动结构在底泥中搅拌运转,由于曝气装置的曝气出口的出气方向指向搅动结构,当搅动结构搅动底泥时,底泥会被打散飘浮在水中,曝气装置所产生的有氧气体从曝气出口冲向漂浮在水中的底泥团,有氧气体充分与底泥团混合反应,从而达到将底泥曝气处理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液压马达和转轴,转轴枢转地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第一液压马达设置成驱动转轴转动;搅动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转轴上的搅泥杆。
这样,当第一液压马达驱动转轴转动时,转轴带动多个搅泥杆将底泥搅乱打碎,并将底泥搅动到水中,起到搅泥的效果,同时通过将驱动装置设置成第一液压马达,具有马力大,防卡死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曝气装置包括泵体、第一管、第二管以及气液混合装置;其中,气液混合装置包括进气管;泵体设有吸水口和出水口;泵体的出水口与第一管连接,第一管与第二管连通设置,第二管上形成有与第一管连通的接口;第二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管的第二端沿着重力势能方向由高到低依次设置并相贯通;进气管一端设有进气口,进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出气口,进气管的进气口与外界相通;进气管的出气口延伸到接口的出水下游位置;曝气出口为第二管的第二端;泵体的吸水口的吸水范围延伸到搅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易能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易能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61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丝分条整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地基施工的止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