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挡风被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5597.7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3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恒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恒友 |
主分类号: | B62J17/04 | 分类号: | B62J17/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李新欣 |
地址: | 266600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挡风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风被,包括护胸部、护腿部、左把套、右把套和隔离部,护胸部与护腿部结合并形成直立簸箕状;护胸部前端左右两侧或者护腿部上端左右两侧各开设一个孔,分别连接左把套和右把套,左把套和右把套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且均为有弧度的筒形结构;护腿部内侧通过缝制、拉链或者魔术贴活接固定设置隔离部,将挡风被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护腿部呈C型围挡,围挡在腿的前侧和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风被,使得电动车或摩托车驾驶员在骑行中,能够对手臂及腿部进行更加充分的保护,避免在骑行中易受风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的防风保暖护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挡风被。
背景技术
传统挡风被由护胸部和护腿部构成一个近似直立的簸箕形结构,使用时,护胸部搭在驾驶员手臂上,护腿部挡在驾驶员腿的前方,能比较好地挡住正前方吹来的风。但是在挡风被内侧,驾驶员膝盖上方和手臂下方悬空,没有得到保护,腿部及手臂仍然比较强烈地感受到从两侧及下方吹进挡风被内的风。而且护腿部在骑行中容易向两边张开,不贴在腿上,导致保暖效果减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风被,解决了在骑行中传统挡风被对手臂及腿部保护不充分的缺陷,使得电动车或者摩托车驾驶员在骑行中,避免易受风寒,为腿和手臂提供了更全面的保护。
一种挡风被,包括护胸部、护腿部、左把套、右把套和隔离部,所述护胸部与所述护腿部结合并形成直立簸箕状;
所述护胸部前端左右两侧或者护腿部上端左右两侧各开设一个孔,分别连接左把套和右把套,所述左把套和右把套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且均为有弧度的筒形结构;
所述护腿部内侧通过缝制、拉链或者魔术贴活接固定设置所述隔离部,将挡风被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所述护腿部呈C型围挡,围挡在腿的前侧和左右两侧。
所述护胸部与所述护腿部为分离式结构,所述护腿部上端与所述护胸部前端及其两侧的对应边缘均通过缝制、拉链或者魔术贴活接固定,形成直立状的簸箕形结构。
所述护胸部与所述护腿部是一体式结构,护腿部的上端部分边缘与对应的护胸部前端两侧边缘通过缝制连接、拉链或者魔术贴活接固定形成直立的簸箕形结构。
护胸部为片状结构。
所述护胸部、所述护腿部、所述左把套、所述右把套和所述隔离部均为一层保温材料,或者多层保温材料。
所述隔离部为片状结构,所述隔离部边缘与所述护腿部内侧交接并形成夹角,所述隔离部将挡风被分隔成上下两部分。
本实用新型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护腿部内侧设置隔离部,将挡风被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在腿的上方和手臂下方增加一道挡风屏障,为腿和手臂提供了更全面的保护,增强了保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离式挡风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体式挡风被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护胸部;2、护腿部;3、左把套;4、右把套;5、隔离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挡风被,包括护胸部1、护腿部2、左把套3、右把套4和隔离部5,护胸部1与护腿部2结合并形成直立簸箕状;
护胸部1前端左右两侧或者护腿部2上端左右两侧各开设一个孔,分别连接左把套3和右把套4,左把套3和右把套4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且均为有弧度的筒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恒友,未经赵恒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5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青皮核桃无水剥皮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级复合滤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