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水质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5459.9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3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匡亮;刘超;赵佩凡;窦伟庆;施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D2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孙辉;奚铭 |
地址: | 21415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水质 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水质监测系统,包括采集节点、汇聚节点、服务器;采集节点通过LoRa网络将采集的各模块数据发送至汇聚节点,汇聚节点通过4G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针对现有技术中有线水质监测系统存在布线困难、灵活性差,ZigBee等无线技术方案对于湖泊,海洋等大片区域分布式测量,由于通信距离限制实现较为困难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联网水质监测系统,具有布线方便、灵活性好,不受通讯距离限制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联网水质监测系统,通过LoRa及4G通讯技术传输采集数据,属于水质环境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部门、水产养殖部门等具有重大意义。现有的有线水质监测系统存在布线困难、灵活性差等问题。而近些年来的ZigBee等无线技术方案虽然可在一定传输距离内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但对于湖泊,海洋等大片区域分布式测量,由于通信距离限制实现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有线水质监测系统存在布线困难、灵活性差,ZigBee等无线技术方案对于湖泊,海洋等大片区域分布式测量,由于通信距离限制实现较为困难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联网水质监测系统,具有布线方便、灵活性好,不受通讯距离限制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联网水质检测系统,包括采集节点、汇聚节点、服务器;
所述采集节点包括第一微控制器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气压采集模块、雨量模块、风速模块、水温采集模块、电导率模块、pH采集模块、溶解氧模块、第一LoRa通信模块和第一电源模块;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模块分别与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气压采集模块、雨量模块、风速模块、水温采集模块、电导率模块、pH采集模块、溶解氧模块、第一LoRa通信模块相连;
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采集节点中其他模块相连;
所述汇聚节点包括第二微控制器模块、第二LoRa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模块分别与第二LoRa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相连;
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汇聚节点中其他模块相连;
所述采集节点通过第一LoRa通信模块和第二LoRa通信模块构成的LoRa网络将采集的各模块数据发送至汇聚节点,所述汇聚节点通过4G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和水温采集模块均采用防水处理过的DS18B20传感器。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导率模块采用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DJS-1型铂黑点导电极。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H采集模块采用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E-201-C型pH电极。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溶解氧采集模块采用极谱型传感器。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模块和第二微控制器模块均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STM32F103RBT6芯片。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4G通信模块使用USIM卡,采用中国移动网络。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用户可在PC端或手机端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获得水质数据。可在电脑端或手机端获取水质数据,使用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54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龙门式三维作业车防撞系统
- 下一篇:一种雷达探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