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给水自动加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5238.1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1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在彬;贾佑东;周妍;贺中爱;胡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48 | 分类号: | F22B37/48;C02F1/66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于洪伟 |
地址: | 27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给水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锅炉给水自动加药装置,包括给水泵和控制器,给水泵通过管道与锅炉汽包连通,管道从靠近给水泵一侧到靠近锅炉汽包一侧依次安装有在线流量计、加药管和水质监测仪,加药管上连通有自动加药泵,给水泵、在线流量计、水质监测仪和自动加药泵均和控制器信号连接,轴流式转轮转动连接在管道内,轴流式转轮的旋转轴心与管道的轴心线位于同一水流方向上且固定连接转杆的一端,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十字杆的交叉中心处,十字杆朝向轴流式转轮的一侧面上连接有拨杆。本装置的使用能充分的将管道内的混合液体混合均匀,保证水质监测仪测得数据的精准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锅炉给水自动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需要对锅炉给水的水质进行控制。为了使锅炉给水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程的水质质量要求,需要在锅炉给水中加入药剂来防止锅炉内部出现结垢、腐蚀等现象。
不同炉型的锅炉对给水的pH值、水处理药剂的浓度有不同的范围限制。为实现锅炉给水pH值的稳定,一般的工业锅炉都安装了给水pH值自动调节控制系统。锅炉给水加药自动调节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水质监测仪(或在线浓度分析仪)、自动加药泵。控制器根据水质监测仪测得 pH值(或药剂浓度),自动控制加药泵的加药量,实现给水pH值或药剂浓度)的自动调节。为了实现水质监测仪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药剂与给水需要充分混合。但是目前现有装置中,自动加药泵内药液加入管道内跟随管道内水流动到水质监测仪处,药液仍然未充分溶解到水中,从而导致水中监测仪测得数据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给水自动加药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锅炉给水自动加药装置,包括给水泵和控制器,给水泵通过管道与锅炉汽包连通,管道从靠近给水泵一侧到靠近锅炉汽包一侧依次安装有在线流量计、加药管和水质监测仪,加药管上连通有自动加药泵,给水泵、在线流量计、水质监测仪和自动加药泵均和控制器信号连接,加药管和水质监测仪之间的管道内依次设有轴流式转轮、转杆和旋转杆,轴流式转轮转动连接在管道内,轴流式转轮的旋转轴心与管道的轴心线位于同一水流方向上且固定连接转杆的一端,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旋转杆中心处,旋转杆朝向轴流式转轮的一侧面上连接有拨杆。
本装置在使用时,控制器根据水质监测仪所采集的给水pH值、在线流量计测得的给水流量和给水泵的运行状态等信息,通过PID控制算法,自动控制加药泵的加药量,其中,给水泵将水灌入管道内后,管道内的水流经加药管时,加药泵内的药液经加药管流入管道内进行初步混合,初步混合后的混合液流动至轴流式转轮处时,混合液体的冲击力带动轴流式转轮转动,轴流式转轮的转动带动转杆的转动,进而带动十字杆绕转杆转动,十字杆的转动带动拨杆转动,从而轴流式转轮和旋转的拨杆将混合液进一步搅拌,进而到达对混合液充分搅拌的目的,进而流经水质监测仪处的混合液为搅拌均匀后的液体,进而保证水质监测仪测的数据的精准,保证控制器根据实质混合液浓度来控制增加或减少混合液的流出,保证流入锅炉汽包内液体为所需浓度的液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管道内固定连接有竖杆,竖杆的中心与管道的轴向线位于同一线上,竖杆的中心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的一端,转轴的另一端与轴流式转轮的轴心固定连接。转轴位于管道的轴向线上能有效的保证轴流式转轮的轴心位于管道的轴心线上,进而保证管道内的混合液被均匀搅拌。
作为优选,所述的拨杆朝向轴流式转轮的一端均弯折成直角,能增加拨杆与混合液的接触面积,进一步保证混合液的充分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旋转杆为十字杆,转杆固定连接在十字杆的十字交叉处。旋转杆为十字杆能增加拨杆的安装数量,从而方便拨杆更好的搅拌管道内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52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倍率性能高的电池结构
- 下一篇:LED发光线及发光音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