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5119.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5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恒之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2/02 | 分类号: | A63B22/02;A63B2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赵娟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康复 可调 负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包括设置在智能康复机两侧的垫板,两个所述垫板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配重组件和支撑杆,所述配重组件的顶部设置有管槽,所述支撑杆和管槽的顶端持平且固定连接有方形管,所述方形管的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下方设置有悬挂杆,所述悬挂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挂绳,两个所述挂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绑带。本实用新型通过插销与不同配重块的插孔进行插接,使得活动杆能够向上提起不同数量的配重块,从而对减少的负重进行调节,更加适用于初次训练或是行走困难的使用者,避免对他们的身体造成负担,从而提高行走训练的康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辅助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技术是肢体康复的研究热点,这种技术可为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安全、高强度和以任务为导向的训练,能够全面提高康复训练效果,并且有助于减轻康复治疗师的负担,降低卫生成本,肢体障碍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可分为上肢功能障碍、下肢功能障碍和颈部功能受限,对于上肢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主要有双臂前后摆动训练和侧向摆臂训练;下肢障碍的康复训练包括下蹲训练和行走训练两种;在进行前面几种训练科目的同时,增加颈椎牵引矫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颈部运动机能。
在进行术后的行走训练中,目前大多依靠智能康复机等设备进行训练,训练的同时,还会进行减少负重的训练,在使用者身上添加与设备顶部相连的绑带,利用绑带将人体向上轻微提起,减少自身负重,以提高行走训练效果,但是,现有的减重方式无法对减少的负重进行调节,容易对初次训练或是行走困难的使用者造成身体负担,无法起到有效的行走训练,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包括设置在智能康复机两侧的垫板,两个所述垫板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配重组件和支撑杆,所述配重组件的顶部设置有管槽,所述支撑杆和管槽的顶端持平且固定连接有方形管,所述方形管的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下方设置有悬挂杆,所述悬挂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挂绳,两个所述挂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绑带。
优选的,所述配重组件由箱体、活动杆、配重块和钢丝绳组成,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垫板的顶部,且箱体的顶部与管槽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和配重块均设置在箱体内,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延伸至管槽的内部,所述活动杆的底端与配重块活动套接,所述钢丝绳设置在管槽的内部,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延伸至方形管内且滑轮的外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和配重块上均开设有相互对应的插孔,所述箱体正面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且条形槽的内部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尖端与插孔插接,所述插销与条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垫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垫脚,且垫脚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悬挂杆顶端的中部与穿过滑轮的钢丝绳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杆的两端向下倾斜。
优选的,所述绑带为环形绑带,中部断开且通过绑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配重块相互之间活动连接,且最顶部的配重块距离箱体的顶部存在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康复机用可调负重减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恒之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恒之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5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安全型海上垂钓网箱
- 下一篇:一种口腔临床清洁喷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