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两个发射头的红外感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05046.0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6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锐洁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7/04 | 分类号: | G01S17/04;G01S7/481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燕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十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个 发射 红外 感应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感应器技术领域的一种带两个发射头的红外感应器,包括一单片机U1、一电容C1、一电容C2、一电阻R1、一电阻R2、一电阻R3、一电阻R4、一电阻R5、一电阻R6、一MOS管Q1、一MOS管Q2、一MOS管Q3、一远距红外发射管D1、一近距红外发射管D2以及一红外接收管D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实现兼顾远距离和近距离的感应,且成本低、体积小、美观以及不影响红外感应精度,进而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器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带两个发射头的红外感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酒店、宾馆、写字楼、机场、医疗机构等公共场所普及无需接触的红外感应水龙头和红外感应大小冲便器,有效避免了细菌的交叉感染,方便卫生。
由于红外感应器的感应距离分为远距离(对大小为297×297mm的白色平板探测距离为120mm-1800mm)和近距离(对大小为297×297mm的白色平板探测距离为0mm-300mm),在选用红外感应器时需要依据实际的应用场景确定使用远距离还是近距离的型号,如果一个应用场景下需要同时对远距离和近距离进行感应,传统上存在如下两种做法:
其一是同时并联安装感应距离为远距离和近距离的红外感应器,但是存在成本高、体积大以及不美观的缺点。
其二是通过单片机调整红外发射管的电流,进而实现感应距离的调节;由于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间的距离需在保证直射光隔离的情况下尽可能近,近距离感应时,如果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距离太远,就会导致红外接收管收不到物体反射的红外光,远距离感应时,如果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距离太近,则会造成信号干扰;而通过单片机调整红外发射管的电流,会导致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的距离变得不合适,进而影响红外感应精度。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带两个发射头的红外感应器,实现兼顾远距离和近距离的感应,且成本低、体积小、美观以及不影响红外感应精度,进而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两个发射头的红外感应器,实现兼顾远距离和近距离的感应,且成本低、体积小、美观以及不影响红外感应精度,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两个发射头的红外感应器,包括一单片机U1、一电容C1、一电容C2、一电阻R1、一电阻R2、一电阻R3、一电阻R4、一电阻R5、一电阻R6、一MOS管Q1、一MOS管Q2、一MOS管Q3、一远距红外发射管D1、一近距红外发射管D2以及一红外接收管D3;
所述单片机U1的引脚1与电容C2以及电阻R6连接,引脚2与所述电容C1以及电阻R4连接,引脚6与所述电阻R2连接,引脚12与MOS管Q1的引脚3以及MOS管Q2的引脚2连接,引脚9以及13接地;所述电阻R4、电阻R5以及电阻R6均接地;所述电容C2分别与电阻R5以及红外接收管D3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MOS管Q1的引脚1分别与电阻R1、MOS管Q2的引脚1以及MOS管Q3的引脚3连接,引脚2与所述远距红外发射管D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Q2的引脚3与近距红外发射管D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分别与远距红外发射管D1的输入端以及近距红外发射管D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OS管Q3的引脚1分别与电阻R2以及电阻R3连接,引脚2与所述电阻R3连接并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远距红外发射管D1与红外接收管D3的水平距离范围为8mm至15mm。
进一步地,所述近距红外发射管D2与红外接收管D3的水平距离范围为4mm至8mm。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U1的型号为HT45F3230。
进一步地,所述MOS管Q1的型号为CJ2301;所述MOS管Q2以及MOS管Q3的型号均为CJ230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锐洁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锐洁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5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小型玉米脱粒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烤冷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