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输送管的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03290.3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5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沈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良 |
| 主分类号: | F16L3/08 | 分类号: | F16L3/08;F16L55/24;B08B9/027;E04G2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输送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输送管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震动机构。该混凝土输送管的支撑装置通过设置多个支撑机构,能够便于将凝土输送管托起;通过设置震动机构,能够不断的敲打混凝土输送管,防止混凝土在混凝土输送管内堵塞;通过设置伸缩杆,能够防止震动机构工作时将混凝土输送管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具体是一种混凝土输送管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中,由于场地的限制,往往会选择在固定的地方搅拌混凝土,当其他地方需要使用到混凝土时,常常会使用到混凝土输送管来输送混凝土,将混凝土输送到有需求的地方。这些混凝土输送管需要使用到支撑装置支撑。
由于混凝土在输送时,由于混凝土可能会堵塞在混凝土输送管内部,导致后续输送失败,因此需要工作人员不断的敲打混凝土输送管,让混凝土顺利输送,这样操作,对于工作人员而言费时费力,而且效率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输送管的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输送管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震动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左支撑柱、底部支撑柱、右支撑柱、底板以及托板;所述底板上放置有混凝土输送管且其两端对称固定有托板;两个所述托板的底部依次对称固定有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底板的底部支撑柱;所述左支撑柱和底部支撑柱之间设置有震动机构;所述震动机构包括联轴器、转动杆、凸轮以及伸缩杆;所述左支撑柱的一侧固定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的转动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设置在转动杆上;所述转动杆上还固定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上半部分为半圆球,下半部分为半椭球;所述凸轮的上侧与伸缩杆的底部贴合;所述伸缩杆滑动设置在左支撑柱和底部支撑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包括外套筒、震动杆以及弹簧;所述左支撑柱和底部支撑柱上滑动设置有滑动杆;两个所述滑动杆固定在外套筒的两侧;所述外套筒的底部与凸轮贴合;所述外套筒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用于撞击混凝土输送管的震动杆,且两者之间通过弹簧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混凝土输送管的输送方向等距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形状为半圆环且其内径与混凝土输送管的外径大小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震动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单个支撑机构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震动机构;多个所述支撑机构一侧的震动机构内的多个转动杆之间通过皮带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支撑机构,能够便于将凝土输送管托起;通过设置震动机构,能够不断的敲打混凝土输送管,防止混凝土在混凝土输送管内堵塞;通过设置伸缩杆,能够防止震动机构工作时将混凝土输送管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混凝土输送管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混凝土输送管的支撑装置的正视图。
图中:1-底座、2-左支撑柱、3-底部支撑柱、4-右支撑柱、5-底板、6-托板、7-混凝土输送管、8-转动电机、9-联轴器、10-转动杆、11-凸轮、12-外套筒、13-震动杆、14-弹簧、15-滑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良,未经沈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32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更换车胎的新型千斤顶
- 下一篇:一种灯体结构以及组合灯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