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时兼顾城市排涝及城市交通的地道桥以及地道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3204.9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4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辉;覃业艳;邹向农;马行川;熊涛;龙俊贤;钟浩;耿天琪;吴帅峰;张帆;李林立;蔡东;耿天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19/00;E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吴静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时 兼顾 城市 排涝 城市交通 地道 以及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道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同时兼顾城市排涝及城市交通的地道桥,包括设于普速铁路路基段内的本体,本体包括顶板、两侧的侧墙以及设于顶板下方的底板,顶板、底板以及两侧的侧墙围合形成第二疏散结构,本体还包括横置于第二疏散结构内的中板,第二疏散结构由中板分隔为排涝通道和交通通道,交通通道位于排涝通道的上方。还提供一种地道桥系统,包括轨道,还包括上述的同时兼顾城市排涝及城市交通的地道桥,轨道铺设在普速铁路路基段上方,且轨道的长度方向与交通通道内的行车方向交叉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疏散结构中设两层通道,一层为排涝通道,另外一层为交通通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道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同时兼顾城市排涝及城市交通的地道桥以及地道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扩张建设,常在运营铁路线下修建地道桥,用来沟通铁路两边道路交通;同时近年来,北京、南京、成都、武汉等大城市屡陷“水城”窘境,为解决城市渍水问题,多地政府部门加大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在城市中新建大量的雨水箱涵用作排涝。
市政道路框架桥、排水系统的雨水箱涵一般采用框架结构下穿运营铁路路基。常规的框架结构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侧墙构成的横截面形式为箱型的结构。一般情况下地道桥行车通道与雨水箱涵采用分离式框架结构下穿铁路,但规范及铁路管理部门要求,新建或改建公路与市政工程,需要选择在运营高速铁路桥梁下下穿,在桥梁孔跨有限的情况下,在高速铁路桥梁与普速铁路路基并行段,分离式方案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兼顾城市排涝及城市交通的地道桥以及地道桥系统,通过在第二疏散结构中设两层通道,一层为排涝通道,另外一层为交通通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同时兼顾城市排涝及城市交通的地道桥,包括设于普速铁路路基段内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顶板、两侧的侧墙以及设于所述顶板下方的底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两侧的侧墙围合形成第二疏散结构,所述本体还包括横置于所述第二疏散结构内的中板,所述第二疏散结构由所述中板分隔为排涝通道和交通通道,所述交通通道位于所述排涝通道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第二疏散结构有多个且均沿行车方向延伸。
进一步,所述排涝通道内设有多个沿行车方向延伸的排水槽。
进一步,所述第二疏散结构还包括立设于所述中板上的中墙,所述中墙将所述交通通道分隔为汽车通道和人非混行通道。
进一步,所述人非混行通道中敷设有管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道桥系统,包括轨道,还包括上述的同时兼顾城市排涝及城市交通的地道桥,所述轨道铺设在所述普速铁路路基段上方,且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交通通道内的行车方向交叉设置。
进一步,所述普速铁路路基段两侧设有引道系统,所述引道系统具有用于城市排涝和城市交通的第一疏散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疏散结构设于道路下方且沿行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疏散结构包括垂直于行车方向的截面为U型的凹槽以及横设于所述凹槽内的中板,所述中板的下部、所述凹槽的底部以及所述凹槽的侧墙围合形成用于城市排涝的排涝通道,所述中板上方具有用于城市交通的交通通道,所述排涝通道和所述交通通道由所述中板分隔。
进一步,所述第一疏散结构有多个且均沿行车方向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二疏散结构中设两层通道,一层为排涝通道,另外一层为交通通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时兼顾城市排涝及城市交通的引道系统的第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32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埋电缆通道覆土开挖监测报警仪
- 下一篇:龙门式三维作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