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肿瘤内科的多功能化疗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2630.0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4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望花;李国栋;白赛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望花;李国栋;白赛曦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72;A61M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550004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内科 多功能 化疗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肿瘤内科的多功能化疗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有控制器、第一注药口、第二注药口、水泵箱、排药口和注水口,所述水泵箱内部设有水泵,所述控制箱内部设有第一注药槽、第二注药槽、电机、加热器和水箱,所述水箱固定于加热器的加热座上,所述水箱通过水管与水泵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注药槽内部设有搅拌叶。本控制箱药液分类传输的功能,在注射药物时,需将穿刺设备与排药口对接即可,第一注药槽和第二注药槽内的药物均可通过排药口传输至穿刺设备内,实现注射,避免多从穿刺造成患者的痛苦。本加热的方式为水加热的方式,此加热方式,避免了加热器对药液直接加热,造成药液中水分蒸发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肿瘤内科的多功能化疗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通过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和手术、放疗一起并称癌症的三大治疗手段。手术和放疗属于局部治疗,只对治疗部位的肿瘤有效,对于潜在的转移病灶(癌细胞实际已经发生转移,但因为目前技术手段的限制在临床上还不能发现和检测到)和已经发生临床转移的癌症就难以发挥有效治疗了。而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的手段,无论采用什么途径给药(口服、静脉和体腔给药等),化疗药物都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的绝大部分器官和组织,化疗药物是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化疗药物可杀灭肿瘤细胞。这些药物能作用在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上,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化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化疗的药物都是由人工进行穿孔上药,药液的制配和加热也都是由人工进行,必然造成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不同药液注射需要多次贯穿患者的身体,给患者带来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肿瘤内科的多功能化疗控制装置,解决了人工配药和加热造成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以及不同药液注射需要多次穿刺患者身体,给患者带来痛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肿瘤内科的多功能化疗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有控制器、第一注药口、第二注药口、水泵箱、排药口和注水口,所述水泵箱内部设有水泵,所述控制箱内部设有第一注药槽、第二注药槽、电机、加热器和水箱,所述水箱固定于加热器的加热座上,所述水箱通过水管与水泵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注药槽内部设有搅拌叶,所述电机通过轴承与搅拌叶连接,所述第一注药槽一端与第一注药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注药槽另一端通过第一药管贯穿水箱与排药口连接,所述第二注药槽一端与第二注药口连接,所述第二注药槽另一端通过第二药管贯穿水箱与排药口连接,所述第一药管和第二药管与第一注药槽和第二注药槽连接处设有控制阀门,所述电子阀门为电子阀门,所述控制器外部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键,所述控制器内部设有控制主板。
优选的,所述控制主板通过控制线分别与显示器、控制按键、水泵、控制阀门、电机和加热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主板为PCB集成控制板,所述控制主板上设有电源连接端口、I/O连接端口和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与I/O连接端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芯片为CPU芯片,所述处理芯片型号为PC97338,所述处理芯片上设有设备控制模块、显示解调模块和信息传输模块。
优选的,所述设备控制模块包括水泵控制模块、阀门控制模块、电机控制模块和加热器控制模块,所述水泵控制模块内烧录有水泵马达转速范围参数值,所述阀门控制模块内烧录有阀门开闭角度范围参数值,所述电机控制模块内烧录有电机转速范围参数值,所述加热器控制模块内烧录有温度调节范围参数值。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肿瘤内科的多功能化疗控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望花;李国栋;白赛曦,未经陈望花;李国栋;白赛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2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的桨夹驱动组件
- 下一篇:群体生理信息监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