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工程用接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1889.3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6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洋;华强;杨静;李晔;郭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东勤 |
地址: | 457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工程 接地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油工程用接地装置,包括管道固定组件、接地组件、卷线筒和地线,所述管道固定组件的侧边连接有地线,所述地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卷线筒,所述卷线筒的下端固定有接地组件。本实用新型设置管道固定组件,上端的固定卡座通过紧固栓固定组装好,将管道固定组件放置在对应的石油管道上端,拉动下端的固定卡座,弹簧伸长使下端的固定卡座接触,然后通过紧固栓紧固固定,满足对不同尺寸的石油管道进行固定接地;本实用新型设置接地组件,脚踩脚板,旋转转盘使转杆转动,滑筒的两侧受滑槽限位作用,使得转杆转动带动滑筒竖直方向滑动,滑筒下端的钻头钻入土壤中,使在接地组件固定牢固,固定牢固,快速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接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油工程用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接地装置也称接地一体化装置:把电气设备或其他物件和地之间构成电气连接的设备。通常由接地极(板)、接地母线(户内、户外)、接地引下线(接地跨接线)、构架接地组成。它被用以实现电气系统与大地相连接的目的。与大地直接接触实现电气连接的金属物体为接地极。它可以是人工接地极,也可以是自然接地极。对此接地极可赋以某种电气功能,例如用以作系统接地、保护接地或信号接地。接地母排是建筑物电气装置的参考电位点,通过它将电气装置内需接地的部分与接地极相连接。它还起另一作用,即通过它将电气装置内诸等电位联结线互相连通,从而实现一建筑物内大件导电部分间的总等电位联结。接地极与接地母排之间的连接线称为接地极引线。
现有技术的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石油工程用接地装置在使用时存在无法对不同尺寸的石油管道进行固定接地,造成使用受限,同时接地端存在固定安装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油工程用接地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满足不同尺寸管道固定,接地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油工程用接地装置,包括管道固定组件、接地组件、卷线筒和地线,所述管道固定组件的侧边连接有地线,所述地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卷线筒,所述卷线筒的下端固定有接地组件。
优选的,所述管道固定组件包括弹簧、侧边卡座、转动座、紧固栓和固定卡座,其中,所述侧边卡座的上下端均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表面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的转动座连接有固定卡座,所述固定卡座的表面固定有紧固栓。
优选的,所述接地组件包括转盘、转杆、滑筒、固定架、脚板、钻头、滑槽和啮合螺纹,其中,所述固定架的内部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表面卡合固定有滑筒,所述滑筒的内部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和滑筒内壁均设置有啮合螺纹,所述转杆的上端固定有转盘,所述滑筒的下端连接有钻头,所述固定架的下端设置有脚板。
优选的,所述转动座与侧边卡座和固定卡座之间轴销转动连接,所述侧边卡座和固定卡座的内壁设置为弧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簧与转动座之间通过紧固螺丝固定,所述弹簧在自然状态下处于收缩状态。
优选的,所述转杆与固定架之间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长度与滑筒的长度相一致。
优选的,所述钻头收纳后完全位于固定架的内部,所述钻头与滑筒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钻头与滑筒的直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管道固定组件,上端的固定卡座通过紧固栓固定组装好,将管道固定组件放置在对应的石油管道上端,拉动下端的固定卡座,弹簧伸长使下端的固定卡座接触,然后通过紧固栓紧固固定,使管道固定组件固定在石油管道的上端,满足对不同尺寸的石油管道进行固定接地;
2、本实用新型设置接地组件,脚踩脚板,旋转转盘使转杆转动,滑筒的两侧受滑槽限位作用,使得转杆转动带动滑筒竖直方向滑动,滑筒下端的钻头钻入土壤中,使在接地组件固定牢固,通过地线连接管道固定组件和接地组件进行接地,固定牢固,快速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18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