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插接的防止触头氧化计算机内存条插槽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1837.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4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蒋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阿娥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插接 防止 氧化 计算机 内存条 插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插接的防止触头氧化计算机内存条插槽,包括底框、插槽主体、滑条机构、第一滑条、第二滑条、防护机构、防护板、抵块、滑槽、弹簧、安置槽和卡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需要安装的内存条直接安装于底框内部的插槽主体上,之后将防护板重新滑动至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之间,便于对内存条的整体起到一个遮蔽防尘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当防护板在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内部的滑槽中不断滑动时,带动弹簧和抵块不断的移动,当抵块不断的移动至卡槽的部位时,令抵块卡合于卡槽当中,则防护板被进一步限位,从而进一步便于对内存条的整体起到一个遮蔽防尘的作用,同时也能在计算机受到撞击时对内存条起到保护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内存条插槽设备,具体为一种便于插接的防止触头氧化计算机内存条插槽,属于内存条插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存条是CPU可通过总线寻址,并进行读写操作的电脑部件。内存条在个人电脑历史上曾经是主内存的扩展。随着电脑软、硬件技术不断更新的要求,内存条已成为读写内存的整体。我们通常所说电脑内存(RAM)的大小,即是指内存条的总容量,内存条是电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CPU可通过数据总线对内存寻址,历史上的电脑主板上有主内存,内存条是主内存的扩展。所有外存上的内容必须通过内存才能发挥作,内存条插槽是计算机主板上用来插接内存条使用的装置。
然而,传统的计算机内存条插槽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整个装置是装配于计算机后盖的内部,从而传统的计算机内存条插槽仅仅只是完成了一个对内存条的插接作用,内存条的大部分还是暴露于计算机的内部空腔中,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令内存条上沾染灰尘,同时在计算机受到撞击时,容易受到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插接的防止触头氧化计算机内存条插槽,操作灵活,便于对内存条的整体起到一个遮蔽防尘的作用,同时在计算机受到撞击时对内存条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内存条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插接的防止触头氧化计算机内存条插槽,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整体呈L形板状,所述底框的顶面中部固定有插槽主体,所述底框的顶部设有滑条机构,所述滑条机构包括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所述底框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一滑条和所述第二滑条,所述滑条机构的内部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板、抵块、滑槽、弹簧、安置槽和卡槽,所述第一滑条和所述第二滑条相对一侧的中部分别设有一道所述滑槽,所述第一滑条和所述第二滑条之间通过所述滑槽卡合有一块所述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处于所述滑槽内相背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安置槽,所述防护板在设有所述安置槽部位的内壁上设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抵块,所述第一滑条和所述第二滑条在设有所述滑槽部位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卡槽,所述抵块通过所述卡槽卡合于所述第一滑条和所述第二滑条。
优选的,为了在使用时方便对所述插槽主体的两侧起到遮挡的作用,所述底框的两侧设有遮板机构,所述遮板机构包括第一遮板和第二遮板,所述底框顶面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一遮板和所述第二遮板。
优选的,为了在使用时方便所述滑条机构同所述封闭机构相连接,所述滑条机构还包括通槽,所述第一滑条和所述第二滑条背离所述底框的一端上都设有一个所述通槽。
优选的,为了在使用时方便使用者对所述防护板进行手动操作,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推板,所述防护板的顶面背离所述底框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所述推板。
优选的,为了在使用时方便对所述弹簧进行固定安置,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侧板,所述防护板在设有所述安置槽部位的内壁上固定有所述侧板,所述侧板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弹簧。
优选的,为了在使用时方便进一步对所述插槽主体起到封闭的作用,所述底框的内部设有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包括卡板和卡块,所述底框背离所述滑条机构一端的内部套接有所述卡板,所述卡板顶部一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所述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阿娥,未经唐阿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18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